Perst嵌入式數據庫存儲結構分析與研究
表2.3 數組root[1]結構
00 00 00 00 00 01 60 00 | 00 00 00 00 00 00 A0 00 | 00 00 00 00 00 00 00 10 00 |
8 bytes | 8 bytes | 8 bytes |
00 00 00 00 00 01 42 80 | 00 00 12 00 | 00 00 12 00 |
8 bytes | 4 bytes | 4 bytes |
00 00 10 08 | 00 00 00 00 | 00 00 00 02 |
4 bytes | 4 bytes | 4 bytes |
00 00 10 01 | 00 00 10 02 | 00 00 00 00 |
4 bytes | 4 bytes | 4 bytes |
表2.4 事務id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 8 bytes | 事務id |
數據庫文件的第一頁(4K)存放了整個數據庫文件的Header信息。程序從數據庫文件的Header信息中分離出數據庫文件的使用情況和索引結構的存儲位置,這樣可以很快的定位數據庫中的記錄數據。
3 Perst的Object Index存儲結構
Perst專門開辟了一段空間,稱Object Index區,存放持久化對象在文件中的實際存儲位置。一般這個區在文件的第2-10頁,第11-19頁存放這個區的備份。第2-9頁的數據被標識為空閑文件區,第10頁存放實際Object Index。
在Object Index區中,每個元素稱為Object Handle,每Object Handle用8個字節表示,存放對應對象在文件中的實際存儲位置,即對象的OID。對于4K的頁,可以存放512個Object Handles。Object Index區的結構如圖3.1所示。
圖3.1 Object Index結構圖
在圖3.1的0x00012000h位置以前都是空閑區,之后的才是真正存放Object Handle的Object Index區。如果Perst數據庫文件中的持久化對象的OID個數超過512個,Perst會在數據庫文件的另一個區開辟更大的存儲空間充當 Object Index區,以存放更多的Object Handle。
4 Perst記錄數據及類的存儲結構
Perst中記錄數據存放位置是根據當前數據庫的使用情況來為記錄數據分配存儲空間。Perst中每個記錄數據的存放格式都是統一的,每個記錄數據的開頭占用8個字節存放記錄數據的基本信息。前4個字節存放這條記錄占用的字節個數,后4個字節存放構建這個記錄對象的類的 OID,通過這個OID就可以動態的加載該類的對象。以類Test.User的記錄為例,該記錄包含一個int類型的數據和一個變量名為“name”的 String類型,其存儲結構如圖4.1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