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穩固的基礎上高效的開發汽車診斷功能
為了滿足今后汽車診斷任務的要求,上世紀90年代末,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為其車輛診斷工具的開發制定了新的方向。主要目的是讓新工具變得更容易使用和理解,同時診斷的相關數據也要以統一格式描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診斷工具在所有相關業務單位和合作伙伴間(包括ECU供應商和軟件供應商)具備較高的接受度,還能保證診斷相關數據的可重用性。
為了支持這個努力方向,該公司通過它的GSP/TD中心(診斷和閃存技術中心)對診斷技術和方法進行強化和集中。該中心全面開發出新的診斷和閃存概念及其與這些概念相關聯的在公司范圍內開發、生產和維護的實現過程。同時,該中心還對在這些不同業務領域內引進上述概念、過程和工具提供整個公司范圍內的支持。
診斷功能的通用實現
作為診斷功能的合作開發方,Vector Informatik公司的診斷專家設計了一種基于“單源法則”(Single Source Principle)的工具,即所有診斷功能只用機器可讀的XML描述文件進行一次正式規格定義,然后所有用戶可普遍使用這些規格數據。
戴姆勒克萊斯勒希望在開發、生產和維護中繼續保留其DIOGENES描述格式及其專有的運行時(run-time)系統CAESAR(戴姆勒克萊斯勒內部針對“車用電子系統公共入口”采用的DC項目名),為此,Vector設計的CANdela系列診斷工具(可用于診斷不良應用的CAN診斷環境)具備了集成各OEM專用導出格式所需的靈活性。
除了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以外,Vector與歐寶和Claas(農用設備生產商)的戰略聯盟也對這些診斷工具的開發產生影響。同時,Vector還與菲亞特、福特及其他許多世界級汽車廠商開始建立合作關系。如今,幾乎所有具備汽車和相關供應產業的國家都在使用CANdela工具。這些工具在診斷數據的采集和編輯以及將數據導出為多種不同格式方面給用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通過它們采集的數據還能用來自動生成ECU診斷軟件。
![]() |
圖1:CANdelaStudio提出專門的ECU診斷需求描述并從CANdela數據庫向DIOGENES數據庫導出數據。 |
![]() |
圖2:利用專業網絡開發工具CANoe進行診斷功能性測試。 |
![]() |
圖3:在一個集成測試基準平臺上測試A級車的電子元件。 |
![]() |
圖4:利用CANdelaStudio提供的診斷數據描述可節省6-7成費用并加快診斷協議的實現。 |
![]() |
圖5:閃存數據的管理以及用CANdelaFlash產生ODX Flash Container。 |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診斷功能開發過程的指導原則就是通過在開發過程的很早階段創建一個完備的規格,來保證獲得的數據庫完整可靠。有了這樣的數據庫,就可以避免在與供應商合作時出現誤解和差錯,也因此免去了大多數優化步驟。一旦戴姆勒克萊斯勒選定某個開發項目的ECU供應商,其開發、生產和維護部門的工程師就開始與這些ECU供應商合作定義ECU的診斷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