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超聲醫學即利用超聲波的物理特性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影像學科,其臨床應用范圍廣泛,目前已成為現代臨床醫學中不可缺少的診斷方法。
本系統是一個便攜式軟組織超聲診斷儀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高頻超聲信號采集。其工作機制,是在前端低頻脈沖(20Hz~10KHz)的觸發下,對由超聲換能器產生的高頻超聲信號(1MHz~20MHz)進行采集,預處理,然后通過USB總線傳輸給PC機,由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在本設計方案中,高速CPLD芯片作為數據采集系統的核心部分,相比傳統的MCU+ADC方法,CPLD是用硬件信號而不是軟件編程來控制 ADC,從而在速度上有很大的優勢。而目前強大的VHDL編程語言也使得CPLD能很容易地實現預想的功能邏輯。數據處理部分,選用數據處理功能強大、處理速度高的DSP芯片作為CPU。而在與上位機通信方面,采用支持即插即用且成本也相對較低的USB接口。整體系統方面,各個子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和同步問題是技術難點。在經過反復比較和測試之后,采取高速存儲器作為數據緩沖區的方案。
系統各組成模塊
系統組成框圖包括三個子系統:CPLD子系統,DSP子系統和USB子系統。其中,CPLD+ADC實現數據采集,DSP則負責數據處理,兩者之間通過一片高速RAM來交換數據;USB芯片(AN2131Q)負責把數據通過USB線上傳給主機,它和DSP之間通過一片鎖存器進行通信。
數據采集子系統(CPLD子系統)
該子系統主要由一片Altera公司的CPLD和一片高速ADC所組成。
由于要采集的超聲信號最高頻率為20M,根據Nyquist定律,采樣頻率應該在40MHz以上,為了提高精度,系統采用了ADI公司的AD9283芯片。該芯片最高工作頻率為100MHz,經過測試,可很好地滿足系統帶寬要求。
以往的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中,下位機部分ADC-RAM模塊往往采用MCU作為CPU來控制,因此,采集頻率直接受到MCU速度的制約,而且和 RAM存儲器的同步也成為問題。經過比較,本系統采用Altera公司的CPLD芯片來控制ADC和RAM,從而很好地解決了時序精度和同步的問題。
CPLD作為控制芯片,實現的功能邏輯為:
● 接到DSP觸發信號(START)之后,實現對ADC的控制,發出一個Start信號,ADC開始采樣工作;
● 與ADC控制信號同步提供RAM地址計數器(A0~A16)和寫信號(/WE),使得每次ADC的結果直接存入RAM并且自動增加地址;
● 當地址計數器達到最大的時候,發出中斷信號(RAM_FULL),提示DSP系統RAM已滿;
CPLD的功能邏輯用VHDL語言實現,其編譯、仿真和綜合采用Altera官方主頁提供的MAXPLUXII Student10.1版,下載電纜自制。
數據處理子系統(DSP子系統)
由于系統在后期升級中,要求對下位機部分的數據進行較為復雜的預處理,同時系統在實時性方面要求較高。因此選用TI公司的TMS320C5409作為數據處理子系統的CPU。
DSP子系統的主要工作流程為:
1)接到Trigger(由前端換能模塊發出)中斷(INT0)觸發后,拉高START信號通知信號采集模塊開始工作,然后進入等待;
2)接到RAM_FULL中斷(INT1)之后,知道RAM已經寫滿,首先將START信號拉低停止CPLD和ADC。然后開始逐個讀RAM中的數據,根據系統要求做相應處理,之后借助鎖存器發給AN2131Q;
3)在本系統中,DSP軟件部分的幾個函數體包括:主循環;int0中斷(前端觸發);int1中斷(RAM已滿)。
DSP和USB總線的高頻超聲數據采集系統
相關推薦
-
ping1125 | 2005-03-03
-
wuren_13 | 2004-11-08
-
-
-
wuren_13 | 2004-11-08
-
fancy_wind | 2004-10-29
-
-
-
-
電子陽光 | 2004-11-04
-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