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啟動電網問題
誤工作的微處理器
汽車的啟動電網越來越多地經過微處理器構成一個網絡。每增加一個局部系統時,故障的風險就呈指數級增加。如果不能保持好微處理器的良好狀態,整個控制鏈就會像在其他控制器的控制下一樣,亂了程序。汽車的駕駛輔助系統就連接了10~15個不同的微處理器。
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微處理控制器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被汽車的啟動電網激活,發出“工作”指令。這種車輛微處理器誤工作的情況并不少見。其結果是靜態電流快速升高,直到超過了工作點。到那時,微處理器已經從蓄電池中“竊走”了1.5Ah的電流了。流動的電流會超過20A,當再次回到正常情況下30mA的靜態電流時,所需的時間大約為1h。如果這種情況反復地自動出現,而又沒有給蓄電池充電,則汽車的啟動性能必將受到影響。
這種故障通常是偶爾才發生的。當汽車被送到修理廠后,一般很難人工發現。只有在修理廠中對啟動電網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分析,才能判斷出可能的故障源。
電器專家正在檢查汽車電器系統的結構,以找出隱藏在數據通信下面的偶發故障隱患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慕尼黑iQ Power公司接受了某OEM汽車生產廠的一份合同,研發生產一種小型的手持式檢測儀。他們將這種手持式檢測儀稱之為“Powerlyzer”,它可以識別出靜態電流的異常現象。在維修站觀察汽車啟動電網的時間有可能長達幾個月。這一手持式檢測儀的特點是:它對汽車啟動電網的電壓進行檢測,汽車的啟動電網不作為一個附加的負載而消耗電力。
到目前為止,汽車啟動電網都是體積龐大的電器網絡。檢測傳感器檢測時不僅應能承受汽車啟動時1000A的啟動電流,而且也還能測量出幾毫安的電流。測量時,檢測儀要求斷開啟動電網,這一斷開所付出的費用高達幾千歐元,遠遠高于Powerlyzer檢測儀的費用。
這種偶發故障的原因中大多是由于某個微處理控制器軟件中的錯誤所致。對于每一種車型,每一個控制器往往都是重新編寫控制程序,因此,很容易出現程序錯誤。而由不同供應商提供的不同微處理控制器構成的系統,要想做到整個系統性能完全匹配就更加困難。這種程序錯誤導致的結果是,各個微處理器之間的工作相互不協調,直到“喚醒”了整個汽車的控制網絡。
ESG公司打算與iQ Power公司密切合作,ESG公司汽車部的領導人Wolfgang Sczygiol先生認為,iQ Power公司有關能源結構和系統方面的知識非常有價值,iQ Power公司依據他們的這些知識與經驗為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研發生產了Dive-by-Wire系統。
但是,ESG公司和iQ Power公司一直認為,仍不會很快地解決這一偶發故障問題。由于大眾甲殼蟲轎車的生產廠為其車架“穿上了”粘接的“外衣”,因此打開這種車架的工作將會更加艱難。在去除了有保護的外殼之后,外部環境還會有很多因素對汽車電網進行干擾。另外,汽車生產廠家們越來越多地在汽車啟動電網中使用微處理控制器,許多功能集成在一個控制器中,這些都使得偶發故障的有效解決更加艱難。(en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