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盤點2013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聯發科落榜

盤點2013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聯發科落榜

作者: 時間:2014-04-10 來源: OFweek電子工程網 收藏
編者按:top 10半導體廠商中,還是被美日加上韓國的三星瓜分,雖然日本半導體已經備受詬病,“失去了十年”,但是他們的基礎元器件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力的。從榜單上看,中國扶著這么多年,在半導體業內還是個看客。值得思考。。。。

  4月8日,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er)發布2013年全球營收統計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營收總計3,150億美元,年增5%;英特爾雖連二年營收下滑,仍連續22年居龍頭寶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36223.htm

  根據顧能調查,全球前25大半導體廠商合計營收增幅達6.9%,遠優于市場其余廠商的績效,其余廠商營收成長率僅0.9%。部分原因可歸于領先廠商中,有許多記憶體廠,這些記憶體廠營收年增幅高達23.5%,表現出色。

  半導體排名前十詳細榜單如下:

  1、英特爾

  英特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46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在201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英特爾排在第183位。

  2014年2月19日,英特爾推出處理器至強E7v2系列采用了多達15個處理器核心,成為英特爾核心數最多的處理器。

  2014年3月5日,Intel收購智能手表BasisHealthTrackerWatch的制造商BasisScience。

  英特爾公司(IntelCorporation),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工程技術部和銷售部以及6個芯片制造工廠位于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英特爾的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RobertNoyce和戈登·摩爾Gordon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Electronics(集成電子)”兩個單詞的縮寫為公司名稱。現任CEO是BrianKrzanich。

  英特爾公司在隨著個人電腦普及,英特爾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擘。為全球日益發展的計算機工業提供建筑模塊,包括微處理器、芯片組、板卡、系統及軟件等。這些產品為標準計算機架構的組成部分。業界利用這些產品為最終用戶設計制造出先進的計算機。英特爾公司致力于在客戶機、服務器、網絡通訊、互聯網解決方案和互聯網服務方面為日益興起的全球互聯網經濟提供建筑模塊。

  具體研究領域包括音頻/視頻信號處理和基于PC的相關應用,以及可以推動未來微結構和下一代處理器設計的高級編譯技術和運行時刻系統研究。另外還有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英特爾架構開發實驗室、英特爾互聯網交換架構實驗室、英特爾無線技術開發中心。除此之外,英特爾還與國內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如中國科學院計算所針對IA-64位編譯器進行了共同研究開發,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英特爾公司于1968年由羅伯特·諾伊斯、戈登·摩爾和安迪·格魯夫創建于美國硅谷,經過近40年的發展,英特爾公司在芯片創新、技術開發、產品與平臺等領域奠定了全球領先的地位,并始終引領著相關行業的技術產品創新及產業與市場的發展。

  英特爾為計算機工業提供關鍵元件,包括性能卓越的微處理器、芯片組、板卡、系統及軟件等,這些產品是標準計算機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英特爾一直堅守“創新”理念,根據市場和產業趨勢變化不斷自我調整。從微米到納米制程,從4位到64位微處理器,從奔騰®;到酷睿TM,從硅技術、微架構到芯片與平臺創新,英特爾不間斷地為行業注入新鮮活力,并聯合產業合作伙伴開發創新產品,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從而為世界各地的用戶帶來更加精彩的體驗。

  英特爾在中國的機構英特爾在中國(大陸)設有13個代表處,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沈陽、濟南、福州、南京、西安、哈爾濱、武漢。公司的亞太區總部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英特爾在中國亦設有研究中心,即英特爾中國實驗室,由4個不同研究中心組成,于2000年10月宣布成立。該中國實驗室主要針對計算機的未來應用和產品的開發進行研究,旨在促進中國采用先進技術方面的進程,從而進一步推動國內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此外,英特爾中國實驗室還負責協調該實驗室與英特爾全球其他實驗室的研究協作,以及資助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項目的開發工作。由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帕特·基辛格直接領導。

  2、三星

  三星電子是韓國最大的電子工業公司,同時也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1938年3月它于朝鮮大邱成立,創始人是李秉喆。現任會長是李健熙,副會長是李在镕和權五鉉,社長是崔志成,首席執行官是由權五鉉、申宗鈞、尹富根三位組成的聯席CEO。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00個商標的列表中,三星電子是唯一的一個韓國商標,是韓國民族工業的象征。

  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作為大韓民國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是韓國規模最大的企業,同時也是三星集團子公司中規模最大且在國際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該公司在全世界共65個國家擁有生產和銷售法人網絡,員工數多達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普(HP)躍升為世界最大的IT企業,其中LCDTV、LEDTV和半導體等產品的銷售額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國際市場上,三星電子生產的LEDTV及各種電視產品、GalaxyS系列手機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不僅如此,三星電子的存儲器半導體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種電子產品。

  三星電子在電視領域創造的佳績可謂是獨一無二的,截至2009年,連續四年保持電視銷售量第一的地位,2010年度若無特殊情況,將連續5年在世界上保持領先地位。據業界人士分析,三星電子之所以能夠長期捍衛榜首的地位,正是得益于產品的性能、設計以及尺寸等要素,企業不斷追求創新,推出引導時代潮流的新產品。

  此外,三星電子在智能手機領域的代表性產品-GalaxyS(i9000)在國際手機市場始終緊隨iPhone之后,成為與iPhone抗衡的一匹黑馬。與此同時,三星電子繼智能手機之后即將推出平板計算機(TabletPC)-GalaxyTab,而該產品與蘋果公司的iPad將展開何種激烈的較量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三星集團第二任會長李健熙始終強調‘危機’二字,他于2010年3月重歸企業經營舞臺時曾表示,三星電子的未來無法預測,在未來十年內,企業的大部分代表性產品將成為過去,因此需要從零做起。

  三星電子的企業名稱‘三星’具有‘大、明亮、閃耀的三顆星’之意,其中‘三’在漢字詞中意為‘大、強’,‘星’蘊含著‘明亮、高遠、閃爍’的這一愿望。

  三星標志的設計強調柔和與簡潔,將象征宇宙和世界舞臺的橢圓形稍加傾斜處理,突出動態和創新的形象。而且‘S’與‘G’的開放部分表示內外相通,從中蘊含著與世界同呼吸、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意志。

  據三星集團有關負責人稱,企業標志的基本色調為使用至今的藍色,具有延續性。三星的共同色調藍色是具有穩定和信任感的顏色,具有更加貼近顧客的含義,同時還象征著對社會的責任感。英文標志的設計具有通過技術革新為消費者服務的含義,此外以現代手法表現出三星作為尖端技術企業的形象。

  3、高通

  高通(Qualcomm)是一家美國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研發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在以技術創新推動無線通訊向前發展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在CDMA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而聞名,而CDMA技術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無線技術。高通十分重視研究和開發,并已經向100多位制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

  高通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為無線通訊業提供項目研究、開發服務,同時還涉足有限的產品制造。公司的先期目標之一是開發出一種商業化產品。由此而誕生了OmniTRACS®;。自1988年貨運業采用高通公司的OmniTRACS系統至今,該系統已成為運輸行業最大商用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為滿足用戶在個人導航、兒童安全保障、銷售人員管理和物流跟蹤服務等方面的需求,1999年,高通公司開始了專門針對無線設備的個人定位技術的研發,即gpsOne。從2003年開始,中國聯通在BREW平臺上推出了基于高通公司gpsOne技術的定位業務——“定位之星”,該項業務已覆蓋全國。

  高通已擁有3,900多項CDMA及相關技術的美國專利和專利申請。高通公司已經向全球逾130家電信設備制造商發放了CDMA專利許可。二十多年間,高通憑借其開拓創新的技術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引領著人們的溝通、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高通公司所享有的卓越聲譽遠不止于CDMA領域。高通公司是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分股、《財富》500強企業之一,并且是美國勞工部“勞工就業機會委員會大獎”(SecretaryofLabor';sOpportunityAward)的得主。其卓爾不凡的工作環境、樂于奉獻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也令高通公司連續六年榮獲《財富》“全美100家最適合工作的公司”,并且在《工業周刊》“100家最佳管理企業”名錄中占據了一席之位。《CIOmagazine》還將高通公司評選為100大運營和戰略頂極優秀的典范企業。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CDMACDMA2000正迅速風靡全球并已占據20%的無線市場。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用戶已超過2.56億,遍布70個國家的156家運營商已經商用3GCDMA業務。包含高通授權LICENSE的安可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內全球有數十家OEM廠商推出EVDO移動智能終端.2002年,高通公司芯片銷售創歷史佳績;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制造商提供了累計超過75億多枚芯片。

  高通公司從專利許可計劃一開始就投入并將繼續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為其芯片和軟件獲得交叉許可,從而使客戶在不承擔額外專利費的條件下受益。在某些情況下,高通公司會從其他第三方主動爭取可以使授權方和最終用戶受益的專利,從而擴大WCDMA和CDMA2000市場的產品應用和功能。

  通過確保銷售給客戶的芯片和軟件中的這些權利,高通公司減輕了可能的“專利費堆積”負擔--累計支付的、多個專利持有人分別收取的專利費。例如,法國電信的TurboCode(乘積碼)許可計劃下的高通公司專利許可協議。根據協議,法國電信許可高通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在高通公司的芯片中使用法國電信的TurboCode專利。TurboCode可實現長信息位塊長度的較低信噪比,從而極大增強干擾受限系統的功能,如CDMA技術系統。

  此外,購買高通公司芯片的客戶還可得到經過測試的產品,這些測試是與CDMA2000和WCDMA標準相關的性能和功能互操作性測試。根據客戶要求,芯片解決方案包括適當的編碼解碼器和多媒體應用程序軟件,例如視頻和音樂流。購買芯片的高通公司客戶可以進一步降低開支,使開發成本降低,產品上市時間縮短。

  4、SK海力士

  海力士半導體在1983年以現代電子產業有限公司成立,在1996年正式在韓國上市,1999年收購LG半導體,2001年將公司名稱改為(株)海力士半導體,從現代集團分離出來。2004年10月將系統IC業務出售給花旗集團,成為專業的存儲器制造商。2012年2月,韓國第三大財閥SK集團宣布收購海力士21.05%的股份從而入主這家內存大廠。

  在韓國有4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和一條12英寸生產線,在美國俄勒岡州有一條8英寸生產線。2004年及2005年全球DRAM市場占有率處于第二位,中國市場占有率處于第一位.在世界各地有銷售法人和辦事處,共有員工15000人.海力士(Hynix)半導體作為無形的基礎設施,通過半導體,竭盡全力為客戶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海力士半導體致力生產以DRAM和NANDFlash為主的半導體產品。

  海力士半導體以超卓的技術和持續不斷的研究投資為基礎,每年都在開辟已步入納米級超微細技術領域的半導體技術的嶄新領域。另外,海力士半導體不僅標榜行業最高水平的投資效率,2006年更創下半導體行業世界第七位,步入純利潤2萬億韓元的集團等,正在展現意義非凡的增長勢力。海力士半導體不僅作為給國家經濟注入新鮮血液的發展動力,完成其使命,同時不斷追求與社會共同發展的相生經營。海力士半導體為發展成為令顧客和股東滿意的先導企業,將盡心盡責,全力以赴。

  2013年9月4日下午3點半左右,無錫新區海力士公司的生產車間發生氣體泄漏,引發車間屋頂排氣管洗滌塔管道的保護層著火。無錫消防200多名官兵趕至現場撲救,截至當日18點,明火已全部撲滅。從車間疏散出人員中,1人受輕微外傷,另有10余人去醫院進行呼吸道檢查,均無大礙。

  5、美光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光科技),成立于1978年,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閃存、NOR閃存、SSD固態硬盤和CMOS影像傳感器。總公司設于美國西北部愛達荷州的首府博伊西,擁有完整先進的制造業和研發設備。

  美光的業務分布全球,在全球擁有兩萬六千名正式雇員,其中亞洲有一萬名。在中國,美光科技公司在上海設立了市場營銷辦事處和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在北京、深圳設立了市場營銷辦事處,致力于為上海、北京、深圳、福建和其他省市的客戶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另外,2005年9月,美光公司經過對國內10余個城市的進行綜合考察后,最后決定選址西安,建造美光在中國的半導體工廠,該項目包括芯片模塊組裝和芯片封裝測試兩個部分,總投資達2.5億美元,出口額可達5億美元以上,創造就業崗位2000余個。

  美光(Micron)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一,作為全球知名的半導體記憶產品生產商,產量位于全世界前列。美光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和Flash閃存使用廣泛,主要用于計算機系統、電路網路和電訊產品;電腦,工作站,服務器,網狀系統,行動電話,無線裝置,數碼照相機,和游戲系統,都是有使用美光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和Flash閃存構成的產品。美光是行業的創新者和領導者,致力于開發突破性技術和產品,優化性能。美光的使命是要成為最具創新精神和低成本的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這一使命是體現在生產周期短、產出高、生產成本低、芯片尺寸是業界最小這幾個方面。美光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其客戶群,提高其在中國運用先進的半導體技術的地位。

  美光公司普通股代碼為MU,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

  6、東芝

  東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旗下。東芝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株式會社芝浦制作所和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合并而成;從1875年開創至今,已經走過了133年的漫長歷程。

  在民用方面:東芝從一家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東芝已成功地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在軍用方面:東芝從二戰至今依然是負責為日本生產各類坦克、機槍、導彈大炮。

  2000年,東芝半導體的銷售額繼INTEL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占有率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至2000年底,IT產值在東芝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4%。

  東芝是由兩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兩家公司中第一個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國內第一家電報設備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創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紀初期,公司以供應日本國內的重型機電制造為主業;在明治維新之后,公司更躍升為世界的工業大廠之一。

  第二家公司原名白熱舎,創立于1890年是日本第一家制作白熱電燈泡臺燈的公司。這家公司之后有生產各種不同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于1899年易名為東京電器。

  在1939年東京電器與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為東京芝浦電器株式會社。新名字分別為兩家公司的開頭字。而其英文名也是依照日語的拼音合并而來;To代表日語東的發音,Shiba代表芝的發音。不過公司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開始使用“東芝株式會社”這個新品牌名稱,并開始向泰國和中國出口。

  東芝全球市場除日本外分為四大區域:歐洲、美洲、亞洲、中國,中國是唯一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也是繼日、美之后,東芝最大的獨立市場。經營產品種類包括東芝全線產品,經營模式涉及研發、采購、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環保等諸多業務。對東芝來說,2003年的海外市場份額中美國最多,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國,約占20%。到2008年東芝在中國的事業規模將與美國持平甚至超出。中國已經毋庸置疑地成為東芝全球事業的重要支柱。

  支持東芝在華事業不斷高速發展的是中國當地的優秀人才和戰略合作伙伴。對人才的培養和大膽任用,體現了東芝對本地員工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而與中國企業建立的雙贏關系,則使東芝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

  7、德州儀器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英語:TexasInstruments,簡稱:TI),是世界上最大的模擬電路技術部件制造商,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跨國公司,以開發、制造、銷售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聞名于世,主要從事創新型數字信號處理與模擬電路方面的研究、制造和銷售。除半導體業務外,還提供包括傳感與控制、教育產品和數字光源處理解決方案。德州儀器(TI)總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并在25多個國家設有制造、設計或銷售機構。

  德州儀器一直保持著半導體銷售前十的名次。在2005年,它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排在它之后的是東芝、意法半導體等。德州儀器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微型芯片技術公司、Cypress半導體公司、集成設備技術公司、三星電子以及Xilinx公司。

  德州儀器在半導體行業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估計擁有超過370億美元的可用市場總量。根據最新報道,德州儀器擁有14%的市場份額。

  據《路透社》報道,在投資者的重壓之下,德州儀器不得不放棄他們的移動芯片項目——基于ARM的OMAP處理器家族。該項目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但是這些都無法撼動高通等競爭對手的霸主地位。目前選擇使用德州儀器的OMAP(開放式多媒體應用平臺)的移動制造商已經越來越少,更多是選擇高通,而三星和蘋果則有自家的專屬處理器Exynos和A6。OMAP最大劣勢就其芯片組沒有3G/4G調制解調器。

  這樣使用OMAP的芯片組的制造商就不得的使用額外的無線芯片,無形之中增加了生產成本和電池消耗。

  8、博通

  美國博通(Broadcom)是有線和無線通信半導體領域的主要技術創新者和全球領先者,在1991年由HenryT.NicholasIII博士和HenrySamueli博士創立。Broadcom產品實現家庭、辦公室和移動環境中的語音、視頻、數據和多媒體傳遞。博通為計算和網絡設備、數字娛樂和寬帶接入產品以及移動設備的制造商提供業界最廣泛的一流片上系統和軟件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支持博通的核心任務:Connectingeverything(連接一切)。

  Broadcom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無線半導體公司之一,2006年收入為36.7億美元,擁有2,000多項美國專利和800多項外國專利,還有6,000項待審批的專利申請,同時擁有最廣泛的知識產權組合之一,能夠解決語音、視頻和數據的有線和無線傳輸。

  在今年的博通亞洲媒體峰會上,博通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cottMcGregor向媒體闡述了博通最新的亞洲與新興市場策略,博通將用創新技術和產品推動亞洲通信發展。針對亞洲通信的發展趨勢,制訂了亞洲增長策略,包括五個方面:

  第一,寬帶平臺領導者。利用中國和印度全面數字轉換趨勢的迅猛發展,推動機頂盒業務的發展和創新;繼續增加XPON的市場份額,顯示在這一增長最快的寬帶接入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為無線寬帶提供最佳產品,部署VDSL2,提高覆蓋率和投資效率;引領毫微微蜂窩基站的創新,實現家庭內部更高性能的移動覆蓋。

  第二,智能手機領導者(基帶與連接)。促進智能連接設備的平臺創新;通過與中興、TCL聯合設計,繼續保持連接業務上的優勢,并與Compal、Micromax、Karbonn等聯合設計,拓展在新興市場上的基帶設計應用;瞄準快速成長的300美元以下的中國LTE智能手機市場,M320LTE單芯片解決方案(SoC)已經投產;培育40納米基帶平臺,推動全平臺發展,使之更加符合亞太區合作伙伴的路線圖;繼續引導行業進入LTE手機的802.11ac/5GWi-Fi時代。

  第三,物聯網與可穿戴設備領導者。推動采用BroadcomWICED和WICEDSmart的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利用博通與眾不同的低功耗連接技術,幫助推動物聯網在亞太地區的發展。

  第四,網絡與基礎設施平臺領導者。提供交換機、物理層、知識型處理器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強大端到端解決方案;通過推動C-RAN、NFV的演進,為服務供應商提供支持,從而降低設備成本和功耗;在市場大規模采用高速寬帶的背景下,提供網絡創新;利用我們超一流的基礎設施業務,打造從3G到4GLTE的網絡;憑借在回程鏈路領域的領導地位、基站和射頻頭的定制化方案、加速在LTE基站處理器的業務,拓展在無線基礎設施市場的份額;憑借支持車內有線連接的擁有高性價比的強大技術,保持以太網領域的領先地位。

  第五,數據中心的領導者。以業內一流的高密度交換機和物理層產品引領數據中心的創新;驅動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云級網絡,提供定制化IT服務;提供一流的支持SDN、虛擬化和服務交付的可擴展數據中心方案;為金融、電子政府、能源等領域創造最好的數據中心方案。

  9、意法半導體

  意法半導體(ST)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意大利SGS半導體公司和法國湯姆遜半導體合并后的新企業,從成立之初至今,ST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半導體工業的整體增長速度。自1999年起,ST始終是世界十大半導體公司之一。

  整個集團共有員工近50,000名,擁有16個先進的研發機構、39個設計和應用中心、15主要制造廠,并在36個國家設有78個銷售辦事處。

  公司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同時也是歐洲區以及新興市場的總部;公司的美國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卡羅頓;亞太區總部設在新加坡;日本的業務則以東京為總部;大中國區總部設在上海,負責香港、大陸和臺灣三個地區的業務。

  自1994年12月8日首次完成公開發行股票以來,意法半導體已經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代碼:STM)和泛歐巴黎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1998年6月,又在意大利米蘭證券交易所上市。意法半導體擁有近9億股公開發行股票,其中約71.1%的股票是在各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的。另外有27.5%的股票由意法半導體控股IIB.V.有限公司持有,其股東為Finmeccanica和CDP組成的意大利Finmeccanica財團和Areva及法國電信組成的法國財團;剩余1.4%的庫藏股由意法半導體公司持有。

  意法公司銷售收入在半導體工業第七大高速增長市場之間分布均衡(五大市場占2007年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通信(35%),消費(17%),計算機(16%),汽車(16%),工業(16%)。據最新的工業統計數據,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是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廠商,在很多市場居世界領先水平。例如,意法半導體是世界第一大專用模擬芯片和電源轉換芯片制造商,世界第一大工業半導體和機頂盒芯片供應商,而且在分立器件、手機相機模塊和車用集成電路領域居世界前列。

  意法半導體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產品陣容,既有知識產權含量較高的專用產品,也有多領域的創新產品,例如分立器件、高性能微控制器、安全型智能卡芯片、微機電系統(MEMS)器件。

  在移動多媒體、機頂盒和計算機外設等要求嚴格的應用領域,意法半導體是利用平臺式設計方法開發復雜IC的開拓者,并不斷對這種設計方法進行改進。意法半導體擁有比例均衡的產品組合,能夠滿足所有微電子用戶的需求。全球戰略客戶的系統級芯片(SoC)項目均指定意法半導體為首選合作伙伴,同時公司還為本地企業提供全程支持,以滿足本地客戶對通用器件和解決方案的需求。

  意法半導體已經公布了與英特爾和FranciscoPartners合資成立一個獨立的半導體公司的合作意向,名為Numonyx的新公司將主要提供消費電子和工業設備用非易失存儲器解決方案。

  10、瑞薩

  瑞薩于2003年4月1日—由日立制作所半導體部門和三菱電機半導體部門合并成立。RENESAS結合了日立與三菱在半導體領域方面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是無線網絡、汽車、消費與工業市場設計制造嵌入式半導體的全球領先供應商。瑞薩科技是世界十大半導體芯片供應商之一,在很多諸如移動通信、汽車電子和PC/AV等領域獲得了全球最高市場份額。

  4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擬出資4.79億美元收購日本(RenesasElectronics)在顯示芯片公司RenesasSPDrivers旗下55%的股份的消息發布后,導致瑞薩的股價出現大幅上漲。

  據《日經新聞》的報道稱,蘋果正與瑞薩進行收購談判,以提高自身產品的創新性和電池續航能力。蘋果希望以50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瑞薩瑞薩旗下芯片公司SPDrivers的55%的股份。

  上周三,瑞薩的股價在開盤前上漲了19%,當日收盤時上漲了5.99%,達831日元。

  瑞薩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微電子控制芯片的生產廠商,是日立,三菱集團和NEC的合資公司。瑞薩正進行著產業重組,其計劃在歐洲裁員超過1000人。今年二月,瑞薩表示本財年虧損218億日元。

  RenesasSPDrivers為蘋果iPhone生產LCD控制芯片。此類芯片在移動設備的顯示質量、性能及能耗方面都有出色表現,目前占全球中小型液晶屏市場的三分之一份額。

  《日經新聞》報道稱:“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不斷下滑,蘋果希望將核心的技術納入麾下,從而減少對供應商開發的依賴。”

  據了解,RenesasSPDrivers由、夏普和臺灣力晶半導體三家公司合資成立。夏普目前持有該公司25%的股份,而臺灣的晶半導體持有20%股份,并負責全部的生產工作。

  報道稱,就算日本不同意次交易,那么夏普公司也很有可能把全部持股出售給蘋果。

  如果該交易達成,這將成為蘋果歷史上最大規模收購,超過蘋果在1997年斥資4.04億美元收購NeXT公司。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也是在這筆交易后重新回到了蘋果公司。

交換機相關文章:交換機工作原理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關鍵詞: 瑞薩電子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