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系統微帶蝙蝠翼天線設計
微帶天線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35728.htm微帶天線是一種隨現代通信發展的要求而發展起來的典型的低剖面、平板結構的天線。在20世紀50年代,G.A.Deschamps教授就己經提出了微帶天線的概念。1972年,由于微波集成技術的發展和空間技術對低剖面天線的迫切需求,R.E.Munson和J.Q.Howell等學者制成了第一批實用的微帶天線。隨后,微帶天線的發展日新月異,已經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通信等領域。微帶天線具有一系列常規天線不可比擬的突出優點,例如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制造簡單、平面結構、可以和集成電路兼容、易于實現線極化或圓極化等。美中不足的是,微帶天線主要是一種諧振式天線,相對頻帶較窄,一般的單層矩形微帶貼片天線的帶寬只有2%-5%左右,頻帶窄的缺點一直嚴重地限制著微帶天線的應用。因此,需要運用一定的技術對微帶天線加以改進,以達到展寬其工作頻帶的目的。
蝙蝠翼天線簡介
蝙蝠翼天線是一種在無線通信中采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天線,是一種由半波振子天線逐漸演變而來的多振子復合天線。蝙蝠翼天線具有增益高、頻帶寬、功率容量大、輸入阻抗小且易于匹配、安裝調試方便、機械強度大、風阻小且造型美觀等優點,廣泛應用于無線收發系統。傳統的蝙蝠翼天線為全金屬結構,體積較大,無法放進RFID系統終端里。要將高性能的蝙蝠翼天線應用于RFID系統,就必須解決蝙蝠翼天線的小型化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