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用戶將發展3000萬 國內廠商面臨三大挑戰
工信部日前宣布,今年我國的4G用戶將發展3000萬戶。與此同時,高層密切關注信息消費,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頻頻提及4G。分析人士對此指出,4G正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國內手機廠商也面臨彎道趕超洋品牌的機遇。無論在高端品牌、行業利潤,還是技術積累方面,國內廠商相比國外廠商都遜色不少,國內廠商要實現突圍,必須抓住三條主線,盡快實現規模與利潤的雙提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35537.htm運營商上演4G角逐大戲
工信部日前宣布,今年全國要新建4G基站30萬個,發展4G用戶3000萬戶。此前,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表示,力爭2014年底,我國4G商用城市超過300個,用戶超過3000萬。與此同時,4G發展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據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已多次涉及互聯網建設、加快4G發展等內容。
面對4G時代的到來,在3G時代處于競爭劣勢的中國移動,急切推動4G業務以圖尋覓到翻身機會。去年年底,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表示,2014年年底,中國移動4G基站總數將超過50萬,TD-LTE4G終端計劃銷售超過1億部。據悉,中國移動還在加快4G網絡部署,預計今年年中預計具備商用城市將超過250個,年底將超過344個城市具備4G商用條件。
緊隨中國移動的步伐,中國電信(45.19,0.73,1.64%)2月份正式啟動4G商用。據悉,目前,中國電信已在全國42個城市開展TD-LTE規模網絡試驗,首批將在近百個城市提供4G服務。不過,相比中國移動而言,中國電信對4G手機終端的要求更加明確,即希望手機能夠兼容FDDLTE。因此,在4G商用初期,數據終端成為中國電信力推的產品,一旦FDDLTE牌照發放,其將力推4G手機鋪貨。
由于在3G時代享有優勢,中國聯通(12.92,0.31,2.46%)無疑對上馬4G更為猶疑。3月下旬,中國聯通4G商用的消息終于姍姍來遲,當時宣布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25個重點城市同時開通4G服務。上半年,中國聯通還將為56個城市開通4G服務,到今年年底,開通4G服務的城市則擴容到300個。
國內廠商面臨三大挑戰
隨著三大運營商陸續放號,今年4G終端廠商有望享用行業盛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HIS預計,今年國內4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7240萬部,比去年的460萬部增長近15倍。這種高速的成長時期或將維持多年,HIS稱,到2015年,中國4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再翻一番,達1.44億部,此后的出貨量將再增長53%至2.198億部。但誘人的市場蛋糕,對于國內手機廠商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首先,一直以來,以三星、蘋果(537.46,-2.32,-0.43%)為代表的國外手機廠商占據高端市場,俯沖勢能強勁。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華為、聯想、酷派、中興、小米等國內手機廠商的全球市場份額已經接近20%,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則超過一半。但是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攀升的同時,品牌含金量較低的尷尬局面卻更顯刺眼。進入4G時代,國內手機廠商或將再度受到國外廠商的沖擊。
其次,高端品牌市場存在軟肋,直接導致國產手機廠商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窘境。據網易(65,-1.31,-1.98%)報道,市場調研公司Asymco的移動行業分析師霍拉斯·德迪歐日前發布報告稱,在過去6年間,全球智能手機行業近88%的利潤被蘋果和三星兩家企業攫取。由此可見,三星、蘋果幾乎把持了利潤最為豐厚的高端市場,其他眾多手機廠商只能在剩余的行業利潤空間里拼殺。
第三,國內手機廠商之所以在高端市場落入下風,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內廠商的技術積累不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近日坦言,手機是大家接觸比較多的芯片載體,但國內技術大概只占手機芯片市場的20%。目前4G芯片,國內沒有任何廠家能做,使用的都是國外的技術。鄧中翰院士此言可謂擊中要害,不過,令市場人士欣慰的是,近期國家密集出臺集成電路的扶持政策,或將一定程度上扭轉這種局面。
三主線抓住彎道趕超機會
以上行業存在的諸多不足,制約著國內手機廠商放開手腳拼殺。但不管怎樣,4G商用已經啟動,這的確給了國內手機廠商實現再度趕超的機會。回顧過往,國內手機廠商的成長之路仍有許多可供借鑒的策略。畢竟,正是依靠這些策略,國內手機廠商才把握住了從2G升級到3G的時代機遇,迅速推動國產手機市場份額壯大,與國外廠商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首先,牢牢抓住定制機市場,加快拓展海外市場。據悉,“中華酷聯”等手機廠商均與運營商開展密切合作,并且受益良多。聯想副總裁馮幸此前表示,聯想智能手機實現國內出貨量第一,主要是因為運營商渠道實現了七成的銷量。但定制機市場發展也將遇到天花板,海外市場成為國內廠商可供選擇的增量空間,目前中興、華為、聯想均紛紛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對此寄予的厚望可見一斑。
其次,轉變“低頭拉車不看路”思維,積極布局電商渠道。除了運營商渠道、傳統社會渠道之外,電商渠道已經在手機銷售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悉,酷派2012年的智能手機出貨超過2500萬部,其中電商渠道占比約10%,同時,經過數年的經營,華為商城也已躋身電商平臺前十名。更為眾人熟知的是,小米作為后來者,以電商渠道打響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第三,打造國產手機高端品牌形象,關注細分市場的潛力。對于國產手機廠商來說,與國外廠商的技術差距相對較小,國內廠商的當務之急仍是提升品牌影響力。這既是解決當前利潤過低的辦法,又是現實情況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那么,國內廠商又該如何渠道高端市場的突破呢?從近年國內市場來看,朵唯、OPPO等部分品牌已經有了品牌意識覺醒,并有計劃地通過情感訴求開展營銷,攬下眾多的粉絲。分析人士稱,4G手機產品能否成功,除了提升產品體驗之外,挖掘細分人群進行營銷,將是國內廠商進攻高端市場成敗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