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的簡易00-99計數器的設計與仿真
1 系統描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34714.htm本系統利用AT89C51 單片機來制作一個手動計數器,在AT89C51 單片機的P3.2 管腳和P3.3 管腳各接一個輕觸開關K1和K2,作為手動計數的按鈕,用單片機的P0.0 - P0.7 接一個兩位綠色共陰極數碼管(7SEG-COM-CAT-GRN),作為00 - 99 計數的個位數和十位數顯示。系統正常運行后顯示00,按一次K1 鍵,數字加1,當計數到 99 時,再按一次 K1 鍵,又從00 開始計數。當計數到 99 時,按一次K2,計數為98,繼續按K2,直到計數為00,由此實現正計數和倒計數的功能。本系統可用于競技比賽中的計分,或者用于重要事件將要到來的倒計時。
2 硬件電路設計
硬件電路的設計是本系統能否實現所需功能的關鍵環節,在設計過程中須注意電路的整體布局、元器件的擺放、元器件的參數選擇及電路的優化,具體電路圖如1-1 所示。其中,X1 為12MHZ 的晶體振蕩器,RX8 為排阻。
圖1-1 計數器電路原理圖:

3 軟件設計
根據硬件電路的結構及功能要求,在分析所需算法和功能模塊的基礎上編寫本系統的代碼,要求代碼盡可能的簡潔易懂,并有在必要的地方寫明注釋。具體代碼如下所示:
#include// 導入頭文件
unsigned b[10]={0x3f,0×06,0x5b,0x4f,0×66,0x6d,0x7d,0×07,0x7f,0x6f};//0-9 的編碼
void delay(void)// 延時子程序,延時1 秒
{
unsigned char i,j,k;for(i=20;i>0;i- )
for(j=2;j>0;j-)
for( k=250; k>0; k-);
}
void Inc_CNT ( void )// 按K1 鍵正計數,可從0 計到99
{
unsigned char x, y, z;
for( x=0; x<10; x++){
for( y=0; y<10; y++){
if( (P3|0xfb)==0xfb ){
for( z=0; z<22; z++){
P2=0xf2;
P0=b[x];
delay( );// 調用延時子程序
P2=0xf1;
P0=b[y];
delay( );
}
}
else{
P0 = 0x3f;
P2 = 0×00;
break;}}}}
void Dec_CNT( void )// 按k2 鍵倒計數,可從99 計到00
{
unsigned char x, y, z;
for( x=10; x>0; x-){
for( y=10; y>0; y-){
if((P3|0xf7)==0xf7){
for(z=0; z<22;z++){
P2=0xf2;
P0=b[x-1];
delay( );
P2=0xf1;
P0=b[y-1];
delay( );}// 調用延時子程序
}
else {
P0=0x3f;
P2=0×00;
break;}}}}
void main( void )// 主函數
{
unsigned char key;
P2=0×00;
P0=0x3f;
for(;;){
P3|=0xf3;
key=P3;
if(key==0xfb)Inc_CNT();// 調用正計數函數
else if(key==0xf7 )Dec_CNT();// 調用倒計數函數
else{
P2=0×00;
P0=0x3f;}}}
4 軟硬件聯調
單片機系統的硬件調試和軟件調試是不能分開的,許多硬件錯誤是在軟件調試過程中被發現和糾正的。但通常是先排除明顯的硬件故障以后,再和軟件結合起來調試以進一步排除故障。可見硬件的調試時基礎,如果硬件調試不通過,軟件設計則無從談起。硬件的調試主要是把電路各種參數調整到符合設計要求。先排除硬件電路故障,包括設計性錯誤和公益性故障。一般原則是先靜態后動態。利用萬用表或邏輯測試儀器,檢查電路中的各器件以及引腳是否連接正確,是否有短路故障。運行正確的仿真電路圖如下所示。

5 結語
本系統利用AT89C51 單片機來制作一個手動計數器,在AT89C51 單片機的P3.2 管腳和P3.3 管腳各接一個輕觸開關K1和K2,作為手動計數的按鈕, 通過使用專業繪制電路圖的軟件和程序編譯軟件,不斷進行測試和調試,從而證明了本系統可用于競技比賽中的計分,或者用于重要事件將要到來的倒計時。
塵埃粒子計數器相關文章:塵埃粒子計數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