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保有壓”保障薄膜光伏企業合理融資
基于“多晶硅產能已明顯過剩”的判斷,自2009年起銀行等金融機構“一刀切”地對所有光伏企業限貸,而薄膜光伏企業也備受牽連。全國政協委員、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今年兩會上建議,把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有扶有控”的金融政策落到實處,應允許金融機構審核放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34539.htm目前,太陽能電池主要分為晶體硅電池和薄膜電池兩種。晶體硅電池是第一代太陽能電池;薄膜電池是第二代及第三代太陽能發電技術,在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兼具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和節能環保四大行業,低耗能、無污染、弱光響應性好、產品應用廣泛。
李河君認為,薄膜太陽能是一個以技術為導向的實體經濟產業,能夠有力促進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多個行業的發展,推動中國由光伏制造大國向研發、制造強國轉變。
去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金融機構要實施“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做優做強,對有市場、有訂單、有效益、有信譽的光伏制造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銀監會也發布了《關于促進銀行業支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實行授信客戶分類管理,避免光伏產業信貸政策“一刀切”,采取差異化授信政策,按照“有保有壓”要求對不同類別客戶制定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并明確提出對技術先進、生產成本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經營管理規范的光伏制造企業進行信貸支持等。
李河君稱,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金融機構不加區別的限貸、惜貸、慎貸情況依舊比較突出。“技術先進、生產成本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經營管理規范”的薄膜太陽能企業依然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從而導致先進技術研發和裝備升級受到了極大限制,阻礙了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步伐。
央行2月中旬下發的2014年信貸政策工作意見,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發揮信貸政策導向,支持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好地支持轉方式調結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我期待相關政策能夠及早‘落地’”。李河君說道,“如果沒有國家的大力支持,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領先技術就無法實現國產化,我們已經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就會消失殆盡。”
當前,我國薄膜太陽能技術已處于全球最高水平,薄膜太陽能龍頭企業已經通過全球技術并購和自主創新,掌握了核心技術,實現了中國太陽能光伏核心技術的跨越式發展。CIGS(銅銦鎵硒)最高量產組件轉化率已達世界最高水平15.7%,實驗室轉化效率已高達19.6%,理論最高轉化率為30%,并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隨著薄膜產業高端裝備的國產化、規模效益的提升和技術進步,薄膜產品的每瓦成本、度電成本將比晶硅產品更具競爭力。
李河君認為,光伏企業在地面電站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受制于土地性質的限制,租賃土地項目難以獲得貸款,從而導致很多優質的項目開發失敗。
他建議銀監會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持代表先進生產力、技術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薄膜光伏企業的合理信貸需求,在信貸資金的具體發放層面上真正“落地”,從而落實央行信貸政策對整個光伏行業的導向作用,鼓勵轉型升級和自主創新,保持中國在薄膜太陽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外,放寬對光伏電站建設土地權屬的限制性要求。鑒于光伏電站建設不同于一般建筑物、構筑物,對于土地租賃達到一定年限、合作模式穩健的項目,應允許金融機構審核放貸,以滿足先進薄膜光伏企業的項目融資需求。
光耦相關文章:光耦原理
萬用表相關文章:萬用表怎么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