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表相欺騙 圖解電源內部電子元件
不要被外觀蒙蔽 它們都是電容哦
Dilingling,在下今天又要開新課了。繼上一次的電源工作原理圖解之后,我們今天再來一篇電源元件的圖解,強化大家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結合。
通過上一篇電源工作原理圖解的反饋,我們得知很多看官不能把原理對應到電源身上,于是在下再用一組圖解來講解電源的內部結構和它的組成元件。
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很多圖解文章中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圖注,而我們實際應用中不能以偏概全,對應文章中的圖片找一模一樣的電子元件,因為相同的電子元件在不同的電源之中,外觀是經常不一樣的。
這兩個都是電容哦
就拿上面的這張圖來說,同樣是電容,外觀就截然不同,而且這還是出現在同一個電源里面。其實這也是常見的事情,就拿濾波電容來說,每個電源之中都有很多個濾波電容,一次側有,二次側也有,他們的外觀常常不一樣,但是它們都叫做濾波電容。
先看外觀 可以認識很多標識
接下來我們就按照從外到里、從進到出的順序來圖解電源的內部結構和各個電子元件的名稱。大家一起來看圖說話。
電源風扇
電源風扇尺寸,目前主流的是12cm和14cm的,另外還有8cm和10cm的風扇的電源。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都是指風扇的直徑。
電源銘牌
目前市場上的電源銘牌多種多樣,沒有統一標準,最常見的是用兩路標識出+12V輸出的格式,而我們上面看到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標注一路的電源銘牌。
80PLUS認證標識
80PLUS認證,是目前最火也最主流的電源能效認證標準,由低到高分為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牌,五個標準。該標準是由美國出臺的。
找準接口 避免插錯接口損壞針腳
電源線上面有很多個接口,面對各個硬件的接口,我們一定要一一對應,千萬不要在沒找對接口的時候挨個去試,以免損壞針腳或者銜接線。
主板插口和光驅插口
硬盤口、CPU口、軟驅口和顯卡口
由于每個電源提供的電源線插口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僅以此為例,為大家概括常用的一些接口。具體安裝的時候,還需要各位因實際情況而定。
內部結構 以電流流向劃分區域
有些人說:“電源是由一次側和二次側兩部分組成的。”這是很多新手的一個誤區,其實,電源的內部結構是以變壓器作為間隔,分為一次側、變壓器和二次側三個部分的,變壓器是獨立存在的一部分。
電流示意圖
區分一次側和二次側的方法非常簡單,根據上圖中電流的流向,從入口的市電交流電到出口的計算機直流電,可簡單的概括成“U”型結構,其中途徑變壓器。而一次側就是變壓器前邊電流流經的部分,二次側就是變壓器后邊到計算機直流輸出口的部分。
這里依然要提醒大家,這種“U”型結構,并不是標準結構,而是通常見到的典型結構,也有不少電源不是這種結構的,而這種時候,就需要大家通過實際觀察電流的流向來判斷電源的結構了。
一級EMI部分
“X”電容和“Y”電容
上面看到的這張圖有點眼熟吧。這就是首頁的“X”電容(是大圖哦!),它在電源電路之中通常是起濾波作用的,不過需要留意的就是它們的外觀長得可能并不一樣。
表里不一 外觀相似作用不同
在每個電源的內部,我們都能看到很多長得很像的東東,但是請大家注意,它們是“表里不一”的哦。
二級EMI
鐵素體線圈
儲能電感
就拿上面的兩個纏繞滿了銅絲的東東來說,別看他們外觀相似,但是它們一個是鐵素體線圈,一個是儲能電感。在電源之中有著各自不同的任務分工。
電容有大小 作用有同也有異
電容的部分也是有體積大的,也有體積小的,雖然都是叫做電解電容,但是它們的所在位置不同,產生的作用也不一樣。
一次側主電容
就拿上圖之中的電容來說,大體積的電解電容主要起濾波作用,用來濾除高頻和脈沖干擾。而圖中右下角的兩個小體積的電解電容,有儲能的作用,在掉電的時候一定程度上的保障電力供應。
散熱片
功率二極管
在散熱片上面,我們常能看到大量的黑色小芯片,它們之中有的是功率二極管,有的是MOSFET開關管,有的是大功率肖特基整流橋(高端電源的整流橋會安置在專門的散熱片上)。
有時仨有時倆 變壓器的數量多少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一次側和二次側的間隔——變壓器(Transformer)。
三個變壓器
一般情況下,在電源的兩個散熱片之間都會安排3個變壓器,主變壓器是最大個的那顆;中等“體型”的那顆往往負責+5VSB輸出,而最小的那顆一般用于PWM控制電路,主要用于隔離一次側和二次側部分(這也是為什么在上文圖3和圖4中的變壓器上貼著“隔離器”的標簽)。有些電源并不把變壓器當“隔離器”來用,而是采用一顆或者多顆光耦(看起來像是IC整合芯片),也即說采用這種設計方案的電源只有兩個變壓器——主變壓器和輔變壓器。
主變壓器和輔變壓器
表相欺騙 圖解電源內部電子元件 " src="/uploadfile/dygl//201204/20120430124934243.jpg" 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