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LED TV/照明應用大不同 封裝技術各展所長

LED TV/照明應用大不同 封裝技術各展所長

作者: 時間:2011-07-16 來源:網絡 收藏

由于采用發光二極體背光源的液晶電視( )強調薄型、平價及多功能,因此對封裝的要求為更薄與更低成本;而因應多元化照明應用所需,則訴求能達到更亮、更高演色性及更高色度集中性的封裝,預期塑膠晶粒承載(PLCC)、COB(Chip On Board)兩大技術將各擅勝場。

威力盟電子顯示研發處處長楊光能表示,每千瓦流明的單價為是否普及的重大關鍵。
威力盟電子顯示研發處處長楊光能表示,LED于26寸以下顯示器背光源市場滲透率已逼近100%,相較于2010年,2011年LED 背光源更標榜薄型、平價化與多功能特性,因此趨勢朝更薄型化,厚度僅2毫米,以及主流亮度要求每瓦90流明以上,高階產品甚至高達每瓦100流明,且更低成本,每千流明低于4美元以下,并支援觸控、三維(3D)與區域調光(Local Dimming)功能。考量價格為終端消費者采購的指標,未來側光式背光源仍為市場主力,高階機種則采用直下式。

有別于LED ,應用于照明領域的技術除要求更高亮度之外,更突顯高演色性、高色度集中性及低價格優勢,楊光能指出,主流亮度為每瓦100流明,高階產品達每瓦110流明,冷光與暖光LED演色性分別訴求75和80,生產成本須低于每千流明3.5美元;且達到更高色度集中性。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PLCC封裝技術兼顧COB諸多優勢,不過楊光能分析,相較于PLCC適用于在尺寸與亮度有特殊要求的應用,COB則在面光源領域較具優勢,且光學設計容易、低組裝成本,加上無重影特性,因此未來兩大封裝技術在市場將各有擁護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