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技術融合生活 產生“化學反應”
LED面膜?LED剃須刀?LED能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當LED技術與生活融合,會發生怎樣有趣的“化學反應”?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都在強調“科學以人為本”,產品的最終目的是為人類生活所用。那么,LED技術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美國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微型LED,其微小程度能夠輕易穿過細小的針眼。經實驗證明,這一微型LED能夠通過無線操作,有效進行深度腦部刺激,對神經系統疾病,例如運動障礙等有一定的療效。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一根LED探針放入老鼠大腦,接著,通過使用光脈沖對老鼠的一部分腦獎賞通路的神經元進行刺激。老鼠在接受了這一LED脈沖刺激后,便會花更多時間在Y形迷宮里,就好像它們懂得會在迷宮里得到食物獎勵一樣。
微型LED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實驗帶頭人之一John Rogers表示,這一新型微型LED將能夠有效地提高神經疾病的治療能力,為醫療人員準確地嵌入LED光源、傳感器以及其它醫療元件進入患者腦神經中起到很大的幫助。倘若研究完全成功并且普及開來,這一微型LED醫療設備將能夠治愈包括運動障礙在內的一系列神經系統疾病。
日本
日立公司近日新推出了兩款具有LED光除菌功能的電動剃須刀:“G-SWORD”以及“S-BLADE”。該剃須刀最大的特點是具備光除菌功能,剃須刀的底座以及充電器均配備了LED光干燥器,除干燥刀片外,LED光源可以連續15小時為刀片除菌,同時還可以防臭。
LED光電動剃須刀可除菌防臭
據悉,兩款產品的售價約在1.5萬日元至3萬日元之間(約人民幣940元至1880元)。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研發的一種LED燈眼鏡,近期發布了商業產品,名稱改為Re-timer。
該產品能對著眼睛發出柔和的綠色光線,從而幫助佩戴者重置身體內的生物鐘以適應視差、幫助輪班的工作者提高注意力或者使得早晨的起床變得更輕松。研發人員表示,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內佩戴固定的時間,就可以按照意愿提前或者延緩身體的生物鐘。
根據Re-timer主要發明人Leon Lack教授透露,這款可充電便攜式設備比藥物更加安全,也更加有效。該設備重75g,設計的時候考慮到了眼鏡的問題,因此佩戴者可以在帶著眼鏡時依舊佩戴該設備而絲毫不影響閱讀或工作。Re-timer使用可充電的鋰電池工作,使用USB線完成一次完整充電只需要四個小時。
LED燈眼鏡可調整生物鐘
德國
德國佛勞恩霍夫應用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無線網絡和光學結合在一起,能把客廳普通的LED燈也變成網絡設備,幫助用戶的智能手機或是電腦接收、發送數據。據稱,這項技術研發可以借助閃爍的LED燈將數據從空中傳輸,使傳輸速度達到每秒1000兆,并以三種不同顏色的LED燈光,表達不同的傳輸數據率。
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Anagnostis Paraskevopoulos稱,他個人認為這項技術的初試使用或將投入到會議室、展會、工業生產環境以及醫院等更具專業水平的場所。
LED燈可成網絡傳輸新載體
臺灣
用傳統的面膜敷臉,總是要靜靜地坐或躺著。臺灣工研院研發的一種稱為“魅光膜LED光面膜”,戴上面膜,可以促進皮膚修護能力和增生膠原蛋白之外,還能一邊做家務,一邊護膚。
工研院高分子精密加工研究員趙志強介紹道:“這種面膜表面是一條一條的,由LED光透過,顯得特別亮,是由透過這一個地方,去做光導出的動作。”
工研院表示,利用光導薄膜具有導光板與光纖的特性,讓LED光源透過面罩,均勻照射臉部,就能輕松護膚。
LED光面膜讓你輕松護膚
趙志強進一步介紹:“那紅光LED主要的功能是一個高穿透率的光源,它可以透過皮膚表面,讓你的皮膚內層細胞,能夠有一個自我增生的功能,那這種自我增生功能,會產生所謂的一些膠原蛋白。”民眾也談起了試用心得,“很方便,不會沾到手,戴著也可以做任何想要做的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