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和PAC的較量 誰會是最后的王者?
全球化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行業領導者如何制定商業目標。這些目標包括,提升工廠和設備利用率,產量,產品質量,可用性,安全性,以及帶來績效,極大地影響自動化的資本投資。自動化供應商,特別是PLC和基于PLC的PAC供應商在這樣的環境中發展形勢看好,這些產品被廣泛地應用于工業領域,幫助企業面對提高生產力,降低產品成本,降低工廠運營費用以及提高投資回報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21376.htmPAC產生的背景
目前很多現代化的工業應用需要更多的功能要求,如網絡連接、設備互用、企業數據集成等,這些都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基于離散-邏輯控制的PLC所能提供的功能。想要基于PLC的系統實現這些功能,必須用單獨的處理器、網關或轉換器、運行于獨立PC的軟件中間件以及企業系統級的專用軟件進行綜合系統集成。
然而,隨著工業用機器和工廠系統的復雜性的增加,PLC已經很難而且也不可能成為完成所有自動化任務。現在的自動化系統已經超越了PLC的功能范圍,使得工業機器領域的工程師必須在自動化系統中集成更多更先進的I/O、處理和控制策略。
新的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PAC)硬件系統就是這樣一個非凡的PLC系統擴展方案,能夠很容易整合到PLC系統中,給工業機器增加更多的先進功能,并提高機器的效率。
不過PLC歷史已久,在1969年就已問世,當時PC技術尚未成形,制造現場的整合概念也不多,因此自動化系統多為單獨運作(StandAlone),1980年PC技術開始起飛,PCBased在20世紀末期開始跨入自動化領域,由于PC已是企業作業的標準平臺,利用PC的高相容性來將作業現場與企業e化系統整合,已成制造業系統建置重點之一。
PCBased在自動化應用初期被PLC陣營高度質疑,至今市場上仍有相關疑慮,主要問題有三點:
1.穩定性─PC作業系統向來給人穩定性不足的印象,不能做為控制之用。
2.可靠性-PC使用非工業強化元件,容易發生當機的情形。
3.程式設計環境不熟悉-工廠操作員必須有能力掌控系統,以便進行維護或故障排除。使用階梯邏輯時,他們可以手動強迫1個線圈到達需要的狀態,并迅速修補受影響的程式碼,以便迅速控制系統,但是PC系統要求操作員學習更新、更高階的工具。
不過在整合層面的考量下,也有工程師將PLC配合PC使用,以進行資料記錄、連接至條碼掃瞄器、將資料加入資料庫,以及將資料公布至網站之故。這種架構最大的問題在于,這些系統往往難以組裝、故障排除及維護。系統工程師往往必須處理整合不同廠商間的軟硬體,然而這些設備在設計時并未考量到整合面,因此在系統整合時會遇到相當大的問題。
PAC的五大控制特性
為解決PLC與PCBased的整合問題,美國研究機構ARC提出了PAC架構,PAC英文全名是AutomationResearchCorporation,中文則是可程式自動化控制器,美國國家儀器(NI)指出在ARC透過軟體功能的定義,來列出PAC的五大控制特性,包括:
1.多領域的功能性。在1個平臺上至少有2種功能,包括邏輯、運動、PID控制、磁碟以及處理,除了部份在I/O上做變動以配合特殊協定之需要外,邏輯、運動、處理,以及PID,都只是軟體的1個函數。
2.單一的多元化開發平臺,結合一般標簽及單一資料庫,以存取所有的參數及功能。由于PAC是為了高階應用而設計的,因此它們需要更先進的軟體。為了讓系統設計更有效率,軟體必須是一款單一整合軟體套件,而不是未經處理、無法合作無間的分散式軟體工具。
3.透過處理跨越多部機器或處理元件之資料流,并配合IEC61131-3、使用者導引,以及資料管理,使之能夠完成設計的軟體工具。另外一個簡化系統設計的元件是高階圖形化開發工具,它能夠輕易將工程師對于過程的概念轉變成實際控制機器的程式碼。
4.反應出工業應用環境的開放、模組化架構,從工廠中的機器配置到處理廠中的元件操作皆含括在內。由于所有工業應用都需要大量的自訂功能,因此硬體必須提供模組化功能,工程師可以選擇適用的元件。軟體必須讓工程師能夠增加及移除模組,以設計所需的系統。
5.采用實質標準做為網路界面、語言等,例如TCPIP、OPC&XML以及SQL查詢。對于現代控制系統而言,和企業網路的通訊是非常重要的。雖然PAC含有乙太網路連接埠,但是通訊用軟體是與機構其它部份順利進行整合的關鍵。
PAC融合PLC與PCBased兩種技術,在PC層面,會大量應用嵌入式技術,擁有使用軟體來定義硬體的能力就是其一,PAC將采用FPGA作為控制元件,FPGA是消費性電子廠商用來制作客制晶片常用的電子元件,可使設備中重設組態邏輯電路,執行多種功能,用于連接功能區塊的可程式接點,以及將資料輸入及輸出晶片的I/O區塊。只要定義可重設組態邏輯電路的功能,以及彼此之間和I/O間的連接方式,電子設計者就可以創造客制晶片,而不需要生產客制的ASIC。FPGA就像擁有1部可以重新布署內部電路以執行特定應用程式的電腦。
過去只有熟悉低階程式設計語言(如VHDL)的硬體設計師才能運用FPGA技術。但之后系統控制工程師可以利用PC軟體撰寫程式如NI的LabVIEWFPGA來建立客制控制運算法,將下載至FPGA晶片。此功能讓工程師得以將執行上對時間極度要求的功能結合至硬體中,例如極限開關及鄰近感測器的偵測以及健康狀態監視的應用等。由于控制程式直接在晶片中執行,因此工程師可以迅速建立具備客制通訊協定或高速控制回路的應用程式。
有業內人士在談到價值時表示,PAC的所有部件均按軟件和硬件集成最靈活、最方便、成本最低為出發點,因此它是跨機械自動化、電氣自動化、儀表自動化、計算機等專業的。這些特點使最終用戶獲得以下收益:設備的生命周期成本較低,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提高,資產所有者總成本下降。
雖然部份PLC廠商認為,PAC仍屬于PCBased產品,只是換了另一種包裝,但就市場整體面來看,PAC的確已逐漸成形,包括西門子在內的大廠,均已紛紛推出產品,未來嵌入式技術將會被大量應用在PAC,成為自動化系統的重要技術之一。
PLC和PAC的功能比較與性能分析
PAC與PLC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中,兩者孰優孰劣,下面從成本,高級功能,外形結構,控制器,I/O和軟件等幾個方面的特征作分析。
1、成本-哪種更經濟
采用了單一的控制器節省了成本。它具有單一的控制器和機箱,可用于處理數字和模擬I/O,具有運動、視覺功能和模塊化儀器,因此不再需要花錢購買多個控制器。正因為如此,如果需要控制系統具有多種功能,如視覺或模塊化儀器,那么采用PAC將是最為經濟的選擇。
2、多功能實時控制的高級功能
過程控制進行優化的高級控制
由于能源或材料的成本很高的,對過程控制來說,工程師往往要對PID控制算法要進行優化,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這些算法常常采用如模糊邏輯或神經網絡等控制設計技術,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過程控制的穩定時間。傳統的PLC所能實現的PID控制算法并沒有為特定的過程控制進行優化,若采用高級的控制算法不僅需要強大的浮點處理器,而且還要占用大量的內存,但若使用PAC平臺則可以滿足過程控制進行優化的要求。
監控的實時分析
對機器運行進行監控的系統中,需要實時采集來自模擬或數字I/O通道的數據,從而能有效地檢測故障狀態。則可能需要進行實時的階次跟蹤和振動分析等復雜工作才能有效地檢測機器的狀況。然而對于這些應用,則可以使用PAC的高效平臺來進行實時地分析工作。
控制系統與數據庫和網絡連接
利用來自廠房內的實時數據,操作人員可以在控制室內根據所得的信息制定決策。然而,要使控制系統具有輸出現場數據的功能是很困難的。企業系統一般采用標準的ODBC,ADO和XML以獲得來自自動化系統的數據。PLC只能通過標準的OPC進行通信,這意味著需要增加一臺PC來采用OPC獲取數據并使用如ODBC(開放數據厙互連)、ADO(數據自動化設計)和XML(可擴充描述語言)這樣的標準把數據傳送給企業。為了能有效地把現場數據傳送到ERP系統中,控制系統必須能直接和外部數據庫通信,據此,完全可以使用PAC來完成這些工作。
網絡傳送數據對數據加密
在把控制系統與數據庫和網絡連接時,是需要考慮安全問題的。出于安全的利益,許多廠商選擇不把自動化系統和企業數據庫相連,但是對于大多數廠商而言,連接所帶來的好處要遠大于安全方面的顧慮。盡管可以對PLC加鎖來防止他人入侵工廠的網絡,但是由于PLC通過以太網發送非加密包,所以它并不適合用于防止黑客入侵。PAC在通過網絡傳送數據時,可以對數據加密。盡管目前這還不是需要考慮的第一因素,但是在將來它將是廠房內分布式系統采用PAC的主要原因。
多種速度與多個循環的確定性應用
PLC只能以固定的速度運行,而且它并不是為能以不同循環速率獨立進行處理所設計的。但如今,復雜的控制系統中常需要多種速率的確定性應用,它需要有多個循環,每個循環以不同的速率運行。這就要求能進行并行處理,而只有在PAC上運行的操作系統才具有這樣的特性。
3、靈活堅固的結構
適合于工廠環境
選擇PLC的一個常見原因是它能在工廠的環境下正常工作。然而,絕大部分PLC是安裝在向列箱內。然而在這樣的環境里,PXI平臺附加的冷卻裝置,堅固的外表面和增強的抗沖擊和振動指標都使系統具有和PLC相同的可靠性。
很強的擴展功能
工程師很希望使用柔性的自動化系統來滿足不斷更新的要求,所以他們需要控制系統具有模塊化、靈活性和伸縮性。PLC系統由于受到了I/O的限制,只能在數字和運動方面具有伸縮性,而PAC不僅具有PLC的伸縮性,而且您還可以在系統上增加視覺,模塊化儀器或高速模擬I/O。也可以通過以太網來使用多個PC并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PC的數目。
更新或更換模塊方便
對于現場工程師而言,最大限度地減小故障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在對控制系統進行更新或更換I/O模塊時,需要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更換或增加模塊的工作量。PAC的模塊化特性滿足這方面的要求。
4、控制器
具備Pentium4處理器與G字節容量的RAM
由于采用了現有的硬件來構建基于PAC的系統,所以PAC控制器可使用Pentium4處理器并具備G字節容量的RAM,這樣可滿足對機器高速狀態進行監控時需要高速的處理器和大容量內存的要求。
信息存儲功能
PAC則可以根據指定的時間、方式和數據格式來記錄數據。如果無法保存和查看歷史信息,那么信息還有什么用呢?而PLC傳統上就缺乏數據記錄的功能。
數字I/O可以提供24V的電壓,高達500mA的驅動電流和光學隔離
傳統上,PLC平臺的數字I/O只能為工業傳感器和激勵器提供標準的電壓驅動電流。然而,新的如N1651x系列模塊的數字I/O則可以提供24V的電壓,高達500mA的驅動電流和光學隔離,并且它還具有看門狗定時器,可編程電源啟動狀態,用于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輸入濾波器等特性,而成本只有每通道5美元。
模擬輸入速率可高達每秒200M
目前某些PLC也具有模擬I/O模塊,但是它們的編程十分復雜而且不適合用于高分辨率和大數據量的應用。而PAC所提供的模擬輸入速率可高達每秒200M并具有24位的分辨率,這主要由于PCI總線技術速度快的原因,故可采用基于PC平臺來提供模擬I/O。
高達8軸的運動方式
在各種平臺中,特別是當您需要高于兩軸運動方式時,軟件起著主要的作用。在PXI平臺上的運動控制器可以提供高達8軸的運動方式,而且可以使用NI運動助手對系統進行輕松地配置。
視覺應用
數據傳輸速率是在PLC平臺上提供視覺功能的最大障礙。目前,無論是要自動監測零件還是檢驗藥品的包裝,都可以在PXI平臺上使用用于視覺應用的模擬、數字和FireWire攝像機。可以在控制程序中集成多種視覺算法,如模式匹配,光學字符識別,顏色匹配,規格和顏色檢測。
通過各種工業化的現場總線提供互聯
和PLC類似,PAC可以通過各種工業化的現場總線提供互聯,如FOUNDATIONFietdbus,DeviceNet,CAN,Modbus,Ethernet,Profibus,串口等。
PAC不僅能作為分布式I/O模塊的主控設備,而且也可以作為從屬設備添加到已有系統中。
5、軟件
實時操作系統
在PAC平臺上可以使用如RTLinux,PharlapETS,QNX和VxWorks這些實時的操作系統(RTOS)。一般來講,實時系統的編程很困難,但是使用如LabVIEWRT這樣的軟件可以改變工程師開發實時系統的方式?,F在工程師可以把Windows上開發的程序下載到實時運載平臺上,如PXl控制器。
HMI(人機接口)的圖像顯示
特別是在混雜和過程控制工業中,大多數控制系統需要一個能連接控制系統的人機界面。一個HMI(人機接口)由一個觸摸屏組成,它可以包含一個嵌入式控制器也可以沒有。由于基于PAC的系統考慮到了用于I/O的相同控制器的使用,所以也就不需要添加額外的嵌入式控制器來實現HMI的圖像顯示。
容易的開發環境
雖然傳統的梯形邏輯編程非常適合于數字I/O的編程,然而對于處理模擬I/O、運動或視覺這種編程方式則十分麻煩。PAC可以用通用的語言編寫控制程序,為您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這些通用語言包括C,C,VisuaIBasic,LabVIEW甚至是傳統的梯形邏輯。
從上看出PAC與PLC功能之差異,其PAC可執行較多的高級任務;
實時的振動分析、圖像處理.運動控制和CAN;
執行自動調節的PID控制,或可調增益的PID控制.模糊邏輯;
使用內置Web服務器、FTP服務器和e-mail功能進行通訊。
由于PAC能為您增加所需的PC功能以用于高級控制,實時分析或連接企業數據庫,而且同時保持了PLC的可靠性。如果您不只是需要集成數字I/O和運動控制,或者需要更快的計算機處理能力的話,PAC可能是非常好的選擇。為此,當今的工程師除了PLC控制外,其PAC不失為是一種最佳選擇,它正占領自動化領域,而PAC概念將在當今和未來的工廠自動化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未來相當長時間內PLC仍是主流
在用戶和系統集成商之間,對于PAC的批評聲也不絕于耳。有人說,PAC相對于PLC來說價格高、可靠性低、可擴展能力差;還有人認為,PAC并沒有真正針對某種迫切的或潛在的市場需求,因此不免曲高和寡。許多工業用戶認為PLC簡單適用、價格低廉、穩定可靠,大概可以滿足80%的工業控制要求。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PLC技術就曾面臨軟PLC/PC控制技術的挑戰,因此曾有人預言它將逐步退出工業自動化的歷史舞臺。而事實恰恰與之相反,過去10年內,超小型和小型PLC的性能獲得了極大的提高,產量也大幅增長。
由于純邏輯控制和順序控制還有很大的市場,因此有專家認為,PAC很難取PLC而代之。高端PLC盡管受到PC和最近幾年出現的PAC的頻頻挑戰,但根據自身技術和產品的發展需要,通過全面引入計算機新技術和信息技術,PLC在工業控制中的核心地位依然不可動搖。PLC、PC和PAC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共處于自動化市場,各有各的市場定向,PLC仍居主要地位。
但對于PAC的出現對于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積極意義,業內人士也表示,PAC的技術發展趨向,如統一的多專業開發平臺、通信技術等也會對PLC的技術發展施加有益的影響。
pid控制相關文章:pid控制原理
adc相關文章:adc是什么
西門子plc相關文章:西門子plc視頻教程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