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龍芯產業化邁出第一步 3000萬賣5年產銷權

龍芯產業化邁出第一步 3000萬賣5年產銷權

——
作者: 時間:2007-01-30 來源: 收藏
    2007年的元旦前,業界對商品化“”的最后一絲擔憂得到了舒緩。 

    12月27日,神州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對外公布,中科院計算所已選擇與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將就2E的生產和銷售展開合作。雙方合作細節至今未見披露,但知情人士向《IT時代周刊》透露,雙方已經達成初步意向,即意法半導體將出資3000萬元購買2E處理器5年產銷權,在此期間,這家法國公司每銷售一枚處理器將向北京神州龍芯公司提交2美元的專利許可費。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杰向《IT時代周刊》證實,正式確認合作的時刻將等到今年3月,屆時雙方將齊聚人民大會堂公布合作詳情。


    業界普遍認為,龍芯聯合意法半導體是其實現產業化戰略的重要舉措,而后者借助龍芯可以進一步在中國市場上開疆拓土。那么,二者達到雙贏的目標能否如期實現呢? 

    龍芯走向國際市場 

    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2002年,承載著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1號”橫空出世,結束了中國在處理器領域一片空白的歷史。 

    緊接著,2002年12月,中科院計算所聯合海爾集團、中軟股份、神州龍芯等國內廠商成立了“龍芯產業聯盟”。至此,龍芯產業聯盟被各方寄予了厚望,當時許多人都希望它能在中國企業技術突破之后,實現產業化發展探索出一條成功之路。 

    在產業聯盟的推動下,此后相繼問世的不同型號的龍芯2號(龍芯2B、龍芯2C、龍芯2E),在性能上諸款突破,實現了通用處理器設計的跨越式發展。 

    “技術上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有水到渠成的市場?!北本┚呻娐酚邢薰究偛脛娋痛酥赋?。長期以來,在處理器市場上,國際巨頭一直獨占鰲頭,而中國自主研發的,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市場,就必須走聯合道路,否則將難以生存。 

    盡管仍與英特爾、AMD等巨頭有不小的差距,但龍芯在業界的支持下向實用化方向疾步前行。 

    2005年4月,江蘇省和蘇州市、常熟市政府共同投入3000萬元,正式建立夢蘭龍芯產業化基地。這標志著龍芯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與此同時,龍芯還與海爾、信產部在機頂盒與CSIP(信產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方面展開了合作。 

    但就目前情況而言,中科院計算所和國內合作伙伴們的工作重心是全力以赴做設計和最后的組裝工序,大家都沒有能力從事芯片生產制造,這也是龍芯發展的一個掣肘因素。江蘇中科龍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福新表示:“在國內,芯片產業鏈尚不完善,要想完全自主生產,難度不小。” 

    因此,在與國內廠商紛紛合作的同時,龍芯也將觸角伸向了國際市場。據悉,早在2005年11月,意法半導體對龍芯2E設計方案進行流片,由此拉開了中科院計算所與其合作的序幕。 

    此后,雙方的合作更進一步加強。2006年6月,二者簽訂技術合作許可協議,意法半導體承諾,每年銷售龍芯突破1000萬顆。此年10月,雙方又簽署了發展龍芯的未來計劃,即多核處理器協議。 

    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隋雪青向《IT時代周刊》表示:“龍芯能夠與這樣的國際半導體巨頭合作,迎來了片產業的第一大單,也從事實上證實了龍芯未來的市場潛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它推向了國際半導體舞臺。


關鍵詞: 龍芯 芯片 中國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