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電力載波通信的新型同步數字電子時鐘系統設計

基于電力載波通信的新型同步數字電子時鐘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3-10-10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電力線載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技術的發展,電力線載波通信已大量地應用于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如電力線上網、電力載波自動抄表系統、家庭自動化系統、工業過程控制等。
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是指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媒體信號的一種通信方式,該技術是把載有高頻調制的信息加載于電流,然后用電力線傳輸,接收信息的適配器再把高頻調制信息從電流中分離出來并傳送至計算機或其他相應設備,以實現信息傳遞。由于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以電力線路為傳輸通道,具有較高的傳輸可靠性,較低的線路衰減,以及不需要通信線路建設的基建投資和日常維護費用等優點,使得這種技術變得方便、成本低、易實現。

本文介紹一種基于低壓技術實現的同步數字電子鐘系統。傳統的時鐘同步,通常需要到每個時鐘處手動校準。這項工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存在人為誤差,不能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求。使用基于的同步時鐘,不僅成本低,而且能夠圓滿地解決上述問題。該系統利用低壓供電電路,由主機發送時鐘校準信號,由載波通信模塊通過電力線傳輸,從機接收信號后,調整時間,實現電子鐘的同步運行。

1 系統總體結構

1.1 系統組成

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其結構如圖1所示。一部分是同步時鐘的控制終端,作為主機系統,另一部分是從機系統。所有從機結構都一樣,臺數依實際需要確定,不受限制。系統采用220V低壓供電線路作為通信媒介。主機及從機系統主要由單片機、PCF8563時間芯片、SC1128擴頻載波芯片、輸出功率放大器、帶通濾波器、前級放大電路、耦合電路、鍵盤陣列輸入、顯示輸出等組成。主機系統單片機采用Atmel公司的AT89S52作為控制芯片,增加RS 232或USB串行接口,以便與PC機通信。PC機通過網絡可與Internet時間同步,從而使系統能與Internet時間同步。從機單片機采用AT89C2051作為控制芯片。從機設置一個運行方式開關,可在同步運行方式或獨立運行兩種方式下工作。若工作于同步方式:由主機發送時鐘校準信號,由載波通信模塊通過電力線傳輸,從機接收信號后,調整時間,實現電子鐘的同步運行。若工作于獨立方式:從時鐘芯片PCF8563讀取時間。用戶可以通過鍵盤輸入時間或修改時間。

時鐘芯片采用Philips公司生產設計的PCF8563,PCF8563是低功耗的CMOS實時時鐘/日歷芯片,它提供一個可編程時鐘輸出,一個中斷輸出和掉電檢測器,所有的地址和數據通過I2C總線接口串行傳遞。

1.2 模塊

由于低壓配電網直接面向用戶,決定了其結構和通信環境的復雜性,如:噪聲干擾強、干擾信號時變性強、信號衰減大、信道容量小等。因此在該系統中,選擇由北京智源利和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設計開發的電力線載波調制芯片SC1128,其內部邏輯結構圖如圖2所示。

該芯片專門針對中國低壓電網特性而設計,是一款適合中國低壓電網特性的數據傳輸專用芯片。由于采用了直接序列擴頻、數字信號處理、直接數字頻率合成等新技術,該芯片應用在電力線通信方面具有較強的抗干擾及抗衰減性能。該芯片采用CMOS技術設計的數模混合專用電路,應用先進的擴頻通信技術和調制解調技術,是面向低壓電力線低速率通信市場需要的專用擴頻Modem芯片。而且SC1128價位較低,可以為民用市場所接受。其電路內部集成了擴頻器、DAC和ADC、輸出驅動器、輸入信號放大器、工作電壓檢測器、看門狗電路、串/并接口電路,使得該芯片在多功能小型系統應用中可以降低系統的成本,提高系統的性能。

SC1128芯片是采用CMOS技術設計的數/模混合電路。其功能特點如下:

(1)直接序列擴頻技術,抗干擾能力強;

(2)發射信號分為兩種形式輸出:一種是經D/A轉換器后正弦緩沖器輸出,諧波成份少;另一種以高壓開漏緩沖器輸出,應用成本低;

(3)輸入信號放大器,對輸入信號進行前置放大;

(4)內置看門狗電路,監視系統程序的工作狀態;

(5)內置電壓監測器,監視電源電壓的變化,并及時向系統發出報警信號;

(6)內置電子表電路(24小時制),滿足對不同時間段記費率的要求(支持掉電工作);

(7)內置串行半雙工同步傳輸通信接口,方便與MCU之間的控制命令和數據交換;

(8)63位擴頻碼,數據速率典型值為5.75 Kb/s;

(9)捕獲門限值從200~6 290由軟件設定;

(10)內置64×8 SRAM存儲器(支持掉電工作),為系統提供數據暫存;

(11)提供QFP-44線封裝形式(LQFP-44PIN);

(12)單+5 V電壓工作。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