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線型組網的三線制數據測量方法
0 引言
現場測量中,常遇到測點呈線狀分布的情形,例如,輸電線路,輸油管道,河流沿線,城市管網等,這類監測數據有如下特點:
(1)間隔距離各不相同。例如:石油輸送管道的流量壓力,監測點可1 km 一個;城市路燈損壞監測25 m一個。
(2)對傳輸速率要求不高。例如:路燈是否損壞的監測,煤礦坑道傾斜度監測,可以幾分鐘一次,河流沿線水質,溫度信息甚至可以每小時一次。
(3)測點物理順序可以作為監測點的邏輯次序,只要順序檢測各點的數據即可,不要求某個編號的數據單獨傳送。
(4)測點數量眾多,例如10 km 長的路燈監測點就有400個。
對于這些現場常遇到的線狀分布測點,如果采用總線式的組網結構,可以很好的簡化布線形式,所有測點連接到總線上即可。實際上,已經有很多這類總線可供選擇,例如,CAN 總線,485 總線,IEEE1394 總線,Profi-bus總線,HART 總線,甚至有自成總線的器件,如數字溫度傳感器DS18B20.但是這些方案都不是針對上述數據特點量身定做的,有的追求高可靠性,有的追求網絡速度,還存在成本高、協議復雜、需要逐個測點編址等問題[3].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單片機構成的針對線狀測點的三線制組網方案,它具有自帶電源、協議簡單、靈活多變等特點,可以極大簡化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
1 系統構成及原理
1.1 硬件構成
1.1.1 系統總體構成
三線制測量系統的構成圖如圖1所示,由一個主機和若干單元構成,三線分別定義為電源、信號、地線。主機能控制單元的供電,由開關J1 完成,它可以是繼電器的硬觸點,也可以是VDMOS管軟觸點。當主機需要采集數據時,首先閉合J1,使所有單元上電,然后通過信號線R/T來控制各個單元依次上傳數據。其中1,2,…,N代表N 個測量單元。
如果需要傳送模擬信號,則要另外增加模擬信號總線,單元結構如圖2所示。
1.1.2 單元結構
單元的內部組成,根據測量參數不同各有所異,這里給出一個傾角測量的例子,使用傾角傳感器,原理圖如圖2所示。上電測量是自動進行的,完成后等待輸入端R接受啟動脈沖,然后進入本單元數據發送,這期間本單元與主機是直通的,當本單元數據傳送完成后,則等待輸入端的結束脈沖,然后本單元向下單元發送啟動脈沖,隨后本單元進入透傳(或稱傳話筒)模式,相當于直通,主機可以跟下個單元進行通信,依次類推。
在單元示結構意圖中,還增加了2 條模擬信號線,因為傾角傳感器既有數字量輸出(通過SPI接口)也有模擬量輸出(通過Vf端)。如果想直接采集到單元的模擬量,則增加模擬開關和模擬信號總線,當單元處于工作狀態時,閉合模擬開關,把模擬量送到總線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