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醫療電子行業新趨勢
從2009年開始中國醫療行業經歷了數年的高速增長,近兩年增速已漸趨平穩。市場研究者期望在2014年,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將繼續保持以兩位數的增長率穩定成長。其中,可穿戴式醫療設備、遠程醫療、移動醫療,以及信息化智能平臺都是新的增長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15599.htm可穿戴設備持續火熱
可穿戴設備是當下非常熱門的產業,越來越多的資本和團隊都在熱議和投資這一被譽為下一個消費電子的金礦。由于其便攜式、非侵入的特點,特別適合用于日常保健的需求,同時,其消費電子的特性也為年輕消費者族群帶來社會性需求。例如智能手表、智能腕帶、智能胸帶、智能跑鞋等,村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技術市場部高級主管何申靖認為,可穿戴的方向是正確的。
TDK集團成員愛普科斯有限公司醫療及光電電子應用銷售經理廖偉粦也表示,正處于發展初期的可穿戴式醫療設備仍將以高增長率持續發展。在半導體開發商不斷的努力之下,很多質量可靠、性能出色、能耗低、尺寸小巧的醫療組件都已投入使用,支持著可穿戴式醫療設備的不斷發展。市場研究者預計,可穿戴式無線醫療設備的年增長率將高于20% ,而這一趨勢在收集患者生命體征并可直接接入互聯網的產品上將體現更為明顯。
移動互聯概念深入醫療市場
不僅如此,醫療行業還將對現有產品進行升級換代,增加其互聯網、醫院局域網以及患者間的互聯功能。ADI公司亞太區醫療行業市場經理王勝認為,整個產業鏈從供方到需方包括市場環境,技術以及政策都正向推動醫療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具體到移動醫療電子領域,移動并不意味著低性能,相當一部分應用只是應用場地和應用方式的轉化,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專業醫療機構場所使用。
移動醫療設備的主要針對用戶群并不具有嚴格的限定界限,隨著健康教育的普及與健康意識的推廣,以及移動醫療設備技術的不斷革新和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移動醫療設備,尤其是以預防監測為主的家用醫療設備將面向所有的用戶群,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另外,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成熟,診斷級的移動醫療設備亦將得到快速發展,例如,針對個人和家庭應用的生命體征信號測量等。
王勝預計,未來個人監護與診斷以及運動狀態監測等設備也會走入家庭和個人應用場合。他表示,醫療電子向網絡化、遠程化的發展也是解決有些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的可選途徑之一。為了適應醫療體系的網絡化建設,從長遠發展來看,互聯的數據平臺變得非常重要。“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新興的醫療電子應用的出現,不久的將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2014年將是重要的一年,將有越來越多的實際產品和應用案例出現。”
政策推動醫療信息化加速發展
作為行業中的參與者與親歷者,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數字醫療中國區經理黃慶春將近期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特點總結為:智慧、移動、創新。
醫療信息化發展已經從過去的財務流程為核心的系統建設,真真正正轉入了以臨床應用需求以及決策管理需求為主的系統開發,而這兩個需求正是由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機構關注點的逐漸形成帶來的。黃慶春認為,隨著院內多樣化系統陸續建成,更多的使用者和構建者開始關注如何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實時互操作性以及數據的分析使用,提供給醫護人員和管理者更加智能準確的即時數據和數據分析結果。
其次,隨著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和易用性,大量的先進信息化技術被廣泛的研究和使用,例如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虛擬化技術、分布式計算和存儲技術和移動醫療技術等等。黃慶春指出,2013年各級管理機構和醫院決策者對醫療信息化在機構中的作用和地位,意識和舉措都很大的改觀。大量的投資進入了醫療信息化項目中,使得很多新的應用模式和技術得以迅速付諸實踐和使用。
更重要的是,國家信息服務業發展戰略和寬帶中國政策的發布和實施,也從國家級層面推動了醫療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黃慶春舉例,遠程醫療作為多年來從業者積極探索的商業模式,本是平衡醫療資源很有意義的解決方案之一,但由于過去網絡環境不完善,客戶遠程終端未能實現與本地同質同速,以及交互模式、各方職責等問題,更多是在遠程醫學影像會診方面嘗試。隨著以上問題的逐步解決,國家衛計委把推廣遠程醫療作為2014年工作重心之一,也是水到渠成一事。
對于遠程醫療,廖偉粦指出,在其他國家的醫療應用中,遠程和移動醫療業務主要涉及兩個領域:1) 收集患者生命體征信號以進行實時監測的應用,2) 健康咨詢時所使用的交互式電話會議。他表示,若在中國市場中套用這一模式,與這兩種應用相關的產品也應該能夠容易獲得成功。如今,市場中已存在的相關產品包括無線計步器、脈搏計、Wi-Fi/藍牙體溫計、藍牙血壓計、血糖儀等。為滿足市場中不斷涌現的無線連接需求,新的醫療產品必須配備相關的無線連接裝置,以便其接入互聯網或健康監測系統。
醫療智能化對電子元器件提出新需求
醫療電子的智能化亦是確定的趨勢。何申靖表示,無論是便攜式設備還是診斷設備抑或是監護康復設備,智能化都是市場的明確需求。目前村田針對智能化的醫療電子需求,結合自身在無線通信和傳感器的技術優勢,推出一些無線+感知的綜合解決方案。如將MEMS加速度傳感器結合無線通信模塊,可以幫助護士或醫生遠程獲取病人的心臟機能數據。
另一方面,無論是實現可穿戴設備的普及,還是遠程醫療的推廣,或是更加智能化的醫療設備,解決感知和通信都是根本性的技術基礎。可以預見,未來醫療電子對于傳感器和通信技術的需求會更多樣化,更貼近終端用戶的實際需求。而這也將帶動基礎元件領域的革新。
廖偉粦指出,數據采集及監控的設備端,對電子元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高集成度實現小體積,低功耗實現電池長時間工作,成本控制實現家庭及個人應用的市場擴展。同時,技術和方案的服務同樣重要,對新的醫療設備提供商尤其如此。未來醫療電子市場更大的一個變化,是單個電子元器件的需求量相對于傳統醫療電子領域中的需求量要大很多,而且要求的交付周期要快很多,對于供應商來說,改變原有的供應及服務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智能手機結合醫療保健功能
除此以外,在傳統的消費領域,醫療保健功能的產品在2014年也將大量涌現,例如智能手機廠商陸續將推出相關產品,預計明年此類產品將大量涌現,這必將大力推動整個醫療保健電子產品領域的迅猛發展。王勝表示,醫療電子與智能終端如手機的結合,從技術層面已無太多障礙,更多的是依賴于業務模式的選擇和創新。例如,作為普通手機的傳統銷售模式,其健康保健功能只是作為附加賣點,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運動保健領域的相關移動保健類電子設備越來越受青睞,這一類的移動電子醫療產品將迎來迅速的增長。
2014年將是市場具有突破式發展的一年,按計劃各個手機大廠將推出相關產品;新業務模式可選擇,除了終端產品的采集測量外,還提供后臺的專業醫務人員的健康咨詢等,構成了一整套的運營管理及服務模式。“我們有理由相信,市場上會有更多品牌帶有健康功能的智能終端產品出現,健康智能手機的份額也會隨之越來越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