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芯片自主:打開更廣空間 未來競合加劇
4G的發牌既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也意味著經過漫長的15年征程,我國上演了一部自主標準的TD產業從澆灌、到發芽到成長直至枝繁業茂的“奮斗史”。TD-LTE規模商用之旅已然真正開啟,伴隨著TD一起“風雨同舟”的芯片產業,也將掀開新的篇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15388.htmTD-SCDMA尋求自主之路
TD-SCDMA為國內芯片企業提供了從產品、人才、技術全面累積的機遇,為后續演進打下了伏筆。
我國在2G時代由于缺乏自主標準,受制于歐洲標準GSM和美國標準CDMA,雖然擁有體量巨大的市場,但到頭來卻“只為他人作嫁衣”。因而,從最初TD-SCDMA標準的推出,到獲得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為3G通信標準,再到3G牌照的發放,TD-SCDMA一舉打破長期以來移動通信產業的歐美壟斷格局,不僅為中國在3G通信時代奏出了“自主”最強音,也為未來4G的產業化和規模商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在TD-SCDMA發展初期,參與廠商大都是國內廠商,技術儲備和經驗積累相對不足,無論是手機芯片廠商還是手機整機廠商在產品性能上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但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淬練,也為國內芯片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從產品、人才、技術全面累積的機遇,為其后續的演進打下了伏筆。聯發科技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表示,TD-SCDMA是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3G通信標準,這給中國芯片企業帶來了特殊的發展機遇。同時,本土化的標準制定給中國芯片企業帶來不少優勢,在技術儲備、研發水平等方面不斷提升。
經過幾年的拼博,TD-SCDMA產業發展可謂煥然一新。Marvell移動產品總監張路表示,經過磨練,各廠商的技術能力都得到了很明顯的提升,產品在中國的現網環境里得到了充分磨合,各廠商對于產品品質的要求也精益求精。由此可見,TD產業的發展對中國企業和相關人才培育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9年在3G牌照發放后,在中國移動的強力推動下,經過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的共同攻堅,TD-SCDMA網絡的建設和優化基本完成,TD芯片和終端市場呈現出日益活躍的景象。
TD-LTE打開更廣空間
國內芯片企業在3模市場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之后,最終會向5模進發,循序漸進的發展更為有利。
從3G到4G的演進,既是產業發展必然,也是時代的命題。2012年1月TD-LTE正式成為4G國際標準,不僅有利于TD-LTE技術在全球的進一步推廣,也為中國引領移動通信產業的發展帶來全新的重要機遇。
而TD-LTE面臨的環境與TD-SCDMA已不可“同日而語”。一是成熟度已遠遠超過了TD-SCDMA網絡當年剛剛開始部署時的成熟度。張路表示:“在芯片的成熟度和手機形態的繁榮程度上,TD-LTE相比TD-SCDMA都要強很多?!闭戮S力也指出,TD-LTE終端芯片正在朝著大規模商業化發展,大部分芯片廠商開發的芯片已接近大規模商業化的水平。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多模環境下的性能、功耗和穩定性方面,要靠不斷的技術進步和優化來提升。
由于FDD暫未發牌以及中國移動終端策略的改變,為國內芯片廠商留出了新的騰挪空間。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表示,在終端策略上,5模13頻可作為高端產品的必備,但可把3模、4模手機作為普及型的產品,因為大量用戶更關注成本,漫游需求也少,這樣國內芯片企業就會有空間參與競爭,獲得進一步錘煉。當通過3模市場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之后,最終會向5模進發,循序漸進的發展更為有利。而且業界應多為國內芯片廠商提供一些開發驗證的環境,加快提升FDD功能芯片開發能力,未來才有望在多模芯片方面與國外巨頭同臺競爭。
未來競合加劇
我國TD芯片產業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應著力將技術水平和成熟程度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TD-LTE效應持續發酵,在TD-SCDMA向TD-LTE演進中,國際巨頭開始全面覺醒,高通、英特爾、Marvell、博通等巨頭爭相布局,國內芯片公司在4G時代面臨的全模競爭壓力十分巨大。
應當說,我國TD-LTE芯片產業已經在TD-SCDMA的基礎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海思也已經推出支持5模的LTE終端芯片,展訊、聯芯、聯發科等多模芯片也已經達到商用化水平。聯芯科技副總裁劉積堂對國內芯片企業未來的表現很有信心,他認為:“因為具備成本和快速市場響應的優勢,未來的競爭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中國芯片廠商將快速崛起,尤其在4G中低端市場更將領先于歐美芯片廠商。同時,中國的TD-LTE芯片企業也應利用通信全球化的趨勢,實現‘中國芯’全球化。”
需要注意的是,未來一兩年4G智能手機在中低端市場爆發,國內芯片商是推動1500元以下智能手機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也要著眼于4G平板電腦等終端提供差異化的方案。楊驊提到,國內芯片企業一方面需要努力縮小產品性價比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利用本土化和低成本優勢,針對不同的終端需求,推出多樣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取得更大的發展。
在4G的時間軸點上,新一輪的排位賽已然拉開帷幕。應當看到,我國LTE芯片產業與國際領先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在技術水平和成熟程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應著力將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業界觀點
聯芯科技副總裁劉積堂
國內企業需突破多重關
國內芯片廠商已經開始4G產品布局,我們在性能、功耗、成本的綜合性價比方面擁有優勢。進入4GLTE時代,專利分布更加均勻,尤其TD-LTE是中國主導的4G網絡制式,中國高科技企業在4G時代擁有更多的產業主導權,這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國家繼續堅持對TD-SCDMA技術以及TD-LTE的產業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本土廠商利用好本土優勢和緊緊跟隨市場需求無疑可快速提升競爭力,而根據自身的特點開發產品則是有效的策略。
聯發科技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
綜合實力是立足根本
目前及未來的LTE芯片市場競爭格局對大中華區芯片廠家來說既有機遇也有挑戰。一方面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的增長點,也打開了國際化的大門。另一方面,要面臨跟國際芯片廠家的競爭,對芯片廠家的實力提出了更多要求。綜合實力的掌握成為在這一市場長久立足的根本,包括對無線技術、高性能應用處理器、軟硬件整合能力、高性能SoC的掌握以及全球化客戶服務體系的建立等等。
Marvell移動產品總監張路
TD為中國企業帶來優勢
TD產業15年的發展,促進了產業鏈多家中國企業的發展,為整個移動產業鏈的整合帶來了很好的機遇。尤其是近兩年,TD產業總量的增長對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市場的迅猛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當然,TD產業為中國企業帶來的最大優勢還在于知識產權的培養和積累。TD技術的發展讓中國企業擺脫了之前如GSM、WCDMA以及FDD-LTE制式那樣由海外公司主導的局面,為中國企業消除了地域和文化上的不便,使中國企業在下一輪競爭中將積累更大的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