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信號內部捕獲所面臨的常見挑戰分析
為捕獲和找到復雜信號的適當特點,設計工程師可能要用幾個小時的時間收集和分類數千次采集,以找到關心的事件。但是如果通過定義觸發,隔離所需的事件,只顯示事件發生時的數據,則可以大大加快這一過程。
例如,MSO/DPO5000、DPO7000C和DPO/DSA/MSO70000C/D系列示波器選配的可視觸發模塊就能掃描所有模擬波形采集,并與屏幕上的區域和幾何形狀進行對比,迅速簡便地識別所需的波形。本文將討論在復雜的信號內部捕獲關心的事件所面臨的某些常見挑戰,以及怎樣使用可視觸發功能克服這些挑戰。
基本示波器觸發
示波器包含一條專用硬件電路,稱為觸發器,允許以可預測的方式采集和顯示時間相關的信號。通過在示波器顯示屏上在相同的水平位置顯示相同部分的輸入信號,觸發器可以靜止顯示重復波形。
邊沿觸發是最簡單的觸發模式,它識別越過指定門限電平的信號部分,然后把該交點放在顯示屏的觸發點上。高級觸發模式(包括欠幅脈沖觸發、毛刺觸發、脈寬觸發、超時觸發、跳變觸發、碼型觸發、狀態觸發、建立時間/保持時間違規觸發、窗口觸發、通信觸發、串行碼型觸發或事件順序觸發)允許指定更加復雜的信號特點。
但是,即使是最先進的示波器觸發硬件,識別的信號特點也是有限的,必須使用數字值指定這些特點,如電壓電平或脈寬。示波器是可視設備,許多工程師想以圖形方式與儀器互動,特別是在處理復雜信號時。
某些示波器允許工程師使用鼠標或觸摸屏在顯示屏上畫一個“框”,定義圖形縮放、直方圖分析或測量門的區域。可視觸發選項擴展了這一功能,允許以圖形方式定義觸發標準。
可視觸發
可視觸發掃描所有采集的模擬波形,以圖形方式與顯示屏上的幾何形狀進行對比,迅速簡便地識別所需的波形事件。可視觸發丟棄采集中沒有滿足圖形定義的波形,把示波器的觸發功能擴展到傳統的硬件觸發系統之上。
盡管可視觸發表面上與模板測試類似,都是以圖形方式比較采集的波形與顯示屏上的模板區域,但兩者有一個重要差別。可視觸發實際丟棄的是不滿足指定形狀的波形,因此只顯示、測量及保存滿足標準的波形以供參考。
可視觸發流程首先要設置示波器硬件觸發系統,在Normal觸發模式下采集波形。觸發可以是簡單的邊沿觸發,也可以是復雜的多狀態觸發、并行觸發、串行觸發或視頻觸發。這種觸發設置在可視觸發窗口中以圖形方式表示,如圖1所示,在硬件串行觸發后面是可視觸發。
可以使用鼠標或觸摸屏,創建最多8個可視觸發區域,可以使用各種形狀(三角形、矩形、六邊形或梯形)指定所需的觸發特點。一旦在示波器顯示屏或格線上創建了形狀,可以重新放置形狀的位置,或動態重新確定形狀大小,創建理想的觸發條件。
每個可視觸發區域與一條特定的模擬輸入通道相關。在默認情況下,這些區域是矩形,在創建時與“選擇的通道”有關。一旦創建,工程師可以改變區域形狀、相關通道及信號是否必須落在區域內還是落在區域外。
最后,工程師可以編寫邏輯公式,說明可視觸發怎樣使用各種區域,確定顯示哪些采集的波形、丟棄哪些采集的波形。例如,圖1所示的公式“((C1 IN A1) (C1 INA2))”指明了來自通道1的信號樣點必須位于區域A1內,來自通道1的信號樣點必須落在區域A2內。
圖1.可視觸發控制窗口。
在基本了解了可視觸發之后,現在結合下面這些應用實例來深入理解。
我們首先以圖2中所示的I2C時鐘為例。時鐘脈沖發生在8個以上的突發中。正常情況下,可以使用邊沿觸發或脈寬觸發,把脈沖穩定在畫面中心。但畫面其余部分顯示不同長度的突發重疊在一起。示波器怎樣只捕獲由8個時鐘周期組成的隔離突發呢?
圖2. 突發的邊沿觸發I2C時鐘信號。
可以使用可視觸發輕松完成這一操作。通過在第一個脈沖前面畫一個“Must be outside”(必須落在外面)區域,在第8個脈沖后面畫一個“Must be outside”(必須落在外面)區域,如圖3所示,工程師可以定義可視觸發設置,只捕獲指定的突發寬度。
圖3. 突發寬度可視觸發。
注意圖3畫面左上角顯示的可視觸發公式“((C1 OUTA1) (C1 OUT A2))”。這個公式提供可視觸發運算的邏輯描述。在默認狀態下,可視觸發公式把多個邏輯要素“AND”在一起。這種默認行為通常適用于簡單的應用。
定制串行觸發可視觸發通過指定最多8個不同區域,并把每個區域與示波器任意模擬輸入信號關聯起來,限定觸發設置。本例中仍以I2C信號為例,區域1為串行信號提供成幀,要求時鐘(黃色通道1信號)在擴展的時間周期內保持空閑。然后其余7個區域用來指定串行數據碼型(青色通道2信號)。
在圖4所示實例中,數字碼型為101 0100,在時鐘信號的上升沿采樣。可以調節該數據碼型區域的水平位置,對應時鐘邊沿周圍有效地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可以調節區域的垂直長度和位置,對應有效的高邏輯電平和低邏輯電平。在調節每個區域的尺寸和位置時,將顯示矩形每一側的電壓值和時間值,協助精確定位。
圖4. 101 0100 I2C 串行數據碼型上的串行觸發。
布爾邏輯觸發限定
某些應用要求的可視觸發邏輯要比把所有可視觸發區域結果簡單地“AND”在一起復雜。在下面的實例中,在信號成幀后,示波器可以設置成在2位串行數據碼型“01”或“10”發生時觸發采集,這可以表達為:
使用邏輯OR (‘|’)函數時:
(((C2 OUT A2) (C2 IN A3)) | ((C2 IN A2) (C2 OUT A3)))
使用邏輯XOR (‘^’)函數時簡化為:
((C2 IN A2) ^ (C2 IN A3))
數字信號監測,找到偶發異常事件
可視觸發概念可以擴展到監測信號中偶發的或查找困難的異常事件。如圖5中的FastAcq模式所示,10Mb/s數據信號有偶發毛刺和欠幅脈沖,可以使用標配毛刺或欠幅脈沖硬件觸發捕獲這些異常事件。但是,如圖6所示,由于使用可視觸發時提供了各種形狀,因此可以同時監測、然后捕獲數字數據信號上各種異常事件。
圖5. 數據信號上的間歇性異常事件。
圖6. 可視觸發捕獲異常事件。
可視觸發的DDR眼圖
對存儲檢驗應用,可視觸發可以幫助區分排列的DDR存儲陣列內部多個列的信號。
圖7是DDR3閘門信號(黃色通道1信號)和數據信號(青色通道2信號)的眼圖畫面。由于總線上多個器件共享DDR3數據線和閘門線,因此閘門眼圖和數據眼圖有兩個不同的幅度電平。較高的幅度對應存儲器陣列內部的目標列,較低的幅度對應另一列。在這種檢驗測試中,需要在眼圖中采集數百萬個數據位,但需要采集的只是來自所需列或目標列的位。
圖7. 限定前的眼圖。
為只評估目標列的眼圖,我們使用可視觸發,只捕獲和顯示來自目標列的信號。如圖8所示,方形區域A1和A2的位置不包括較低幅度的閘門信號,六邊形區域A3放在眼圖中心,尺寸不包括較低幅度的數據信號。通過使用可視觸發,所需列的信號分析可以隔開,分析起來針對性更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