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編碼器技術實現便攜醫療設備設計
過去幾年,許多半導體公司逐漸聚焦于醫療設備市場。醫療領域的新興應用趨勢對技術的要求日漸升高,設計人員開始面向各種需求開發極具競爭優勢的產品。例如:家用醫療設備需求的增長非常快速。這符合兩個趨勢:公眾對自我管理醫療護理優勢的意識越來越普遍,以及門診治療相對于住院治療的成本更低。這些趨勢正持續推動醫療保健公司開發攜帶更方便、成本更低廉且使用更簡單的產品的發展。
目前,在門診治療市場已經有許多不同的診斷和治療設備,例如透析設備、便攜式胰島素泵、胰島素吸入器和糖尿病管理系統等。這些自助式醫療設備的出現也促使設備制造商推出創新型的產品。
因此,產品設計人員無不大力尋找可以支持創新思考及未來醫療產品發展趨勢并能符合產品快速上市開發策略的新型元器件產品。尤其是微型反射式編碼器技術更是成為了便攜式醫療設備制造商突破現有精度、功耗、尺寸和成本限制的有效助力。這些增強的運動控制反饋器件可以超越磁感應技術等現有的編碼器技術,帶來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功耗。
本文將比較反射式編碼器技術和現有技術,并提供幾個反射式編碼器特別適用的終端應用案例。本文也將說明為什么設計人員會開始采用反射式光學編碼器來解決可能會造成安全性問題的電磁干擾(EMI)和精度問題。反射式編碼器擁有小型化、相對成本較低和容易導入設計等優點,為各種廣泛的醫療設備應用提供了成功解決方案。
安華高科技AEDR-8500反射式光學編碼器。
尋找合適的運動反饋解決方案
隨著必須為客戶提供較競爭對手更具獨特價值的產品,便攜式醫療設備市場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設計過程通常從基于市場需求和情況明確產品需求清單開始。在大多數情況下,在決定最佳元件以便在合理成本下滿足所有設計要求時必須做出權衡。在選擇便宜實惠、滿足成本目標的同時符合大部分重要優先級的元器件時,將設計需求按照優先級排列將是關鍵。
大多數典型的便攜式醫療設備的選擇標準通常和以下優先級有關:
重量和尺寸:將醫療設備歸類為便攜式設備意味著設備能夠方便地隨處攜帶。由于設計人員對元器件的空間和重量做出了限制,重量和尺寸規格對于便攜式產品設計非常關鍵。需要精確機械定位的便攜式醫療設備的設計,可能需要編碼器或者機電運動反饋器件把機械動作轉換成為電氣輸出,以進行精確的位置跟蹤。最常使用的方式是在選用的電機后方加上旋轉編碼器,并使電機驅動一系列的機械系統。另一做法是采用線性編碼器搭配碼尺或者具有一系列黑白軌跡的帶狀物,并把它們安裝在系統的移動部件進行運動跟蹤。然而,這些做法并不一定有效,除非工程師找到符合尺寸、重量、分辨率和成本目標要求的編碼器產品。
一種特別適合便攜式醫療設備應用的反射式編碼器是安華高(Avago)公司的AEDR-8500。其長度和寬度分別在4cm和3.4cm以下,并且封裝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該編碼器除了可以滿足重量和尺寸的苛刻要求外,比起其它的磁性技術,還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帶來穩健的性能。
分辨率、頻率和精度:另一組為設計選用合適運動反饋傳感器的重要標準是,該器件是否可以提供良好的分辨率、頻率和精度。分辨率是決定旋轉系統旋轉一周所需總步數的重要參數。分辨率在旋轉應用中通常以每轉的計數值(CPR)來表示,在線性應用中則以每英寸的線條數(LPI)來表示。較高的CPR不一定代表較好的設計精度——它針對應用僅僅提供了每轉動一周有較多計數值的信息,而并未包含任何有關潛在周期誤差的詳細信息。
旋轉編碼器的最終輸出分辨率由編碼器模塊的計數密度和匹配媒介或碼盤的尺寸決定。以CPR為單位的編碼器輸出分辨率、以光學半徑或Rop表示的碼盤大小和以LPI為單位的編碼器計數密度三者間的關系如下:
LPI=CPR/2*π*Rop(計算過程中所有單位必須保持一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