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LC隔離的光伏并網逆變器設計方案
0 引言
隨著光伏行業的蓬勃發展,光伏并網發電已經成為光伏發電領域研究和發展的最新亮點。光伏并網逆變器作為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對提高整個光伏發電系統的效率、可靠性、以及整個系統的使用壽命、降低成本至關重要。
傳統的光伏并網逆變器按照有無隔離變壓器可分為隔離型和非隔離型兩大類。非隔離型光伏并網逆變器由于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造價低,但是由于其跟電網之間沒有進行隔離,容易向電網饋入直流分量和諧波,增加系統傳導損耗,而且容易發生觸電危險,對人構成傷害。隔離型光伏并網逆變器可分為工頻隔離型和高頻隔離型。由于增加了隔離變壓器,系統保證不會向電網饋入直流分量,而且更安全。但是工頻變壓器成本高、體積大又笨重,所以工頻隔離型光伏并網逆變器不利于小型化和廣泛使用。高頻隔離型光伏并網逆變器雖然解決了前者體積大和笨重的問題,但是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增加了元器件數量提高了成本,整體效率并不高。
綜合以上考慮,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LLC諧振電路進行隔離的高頻光伏并網逆變器設計方案,將隔離型和非隔離型光伏并網逆變器的優點結合到一起,既減輕了重量、縮小了體積、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電能質量和安全性。而且由于使用LLC諧振電路能夠實現 DC-DC級功率器件的軟開關,可以大大降低功率器件的開關損耗,因此能顯著提高整個系統的轉換效率和器件的使用壽命。
1 光伏并網逆變器結構及基本原理
1.1 系統設計結構
采用LLC隔離的光伏并網逆變器結構如圖1所示,它包括DC-DC 直流升壓級和DC-AC 逆變級兩級結構,前級負責對太陽能電池陣列傳送過來的直流電進行升壓和最大功率跟蹤,后級負責對前級傳送過來的直流電進行逆變,最后經過濾波電路后進行并網。
1.2 工作原理
光伏并網逆變器通過使功率器件有規律的開通、關斷來控制電能的傳輸,功率器件的開通關斷采用脈沖寬度調制(PWM)方式來控制。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直流電首先送給DC-DC 電路,DC-DC 級執行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算法,使太陽能電池始終工作在最大功率點。
經過最大功率點跟蹤控制后DC-DC電路將太陽能電池的電能進行升壓變成適合DC-AC 級的直流電,然后送到DC-AC級將直流電變換成交流電。控制器對采樣電路采取的電網電壓或電流相位進行跟蹤計算,然后通過調節DC-DC級功率器件開關使逆變器的輸出電流與電網電壓同頻同相,最后通過輸出濾波電路或隔離變壓器將電能輸送到電網。本文DC-DC級輸入200~300 V,輸出400 V 直流電壓,輸出功率500 W,滿載時功率因數不低于94%.DC-AC級輸入直流電壓400 V,功率等級600 W,功率因數為1.
2 LLC電路分析
本文采用LLC諧振電路代替工頻變壓器進行隔離,這是跟傳統光伏并網逆變器所不同的地方,也是其優點所在。傳統工頻隔離變壓器體積大、笨重、成本高,采用LLC諧振電路進行隔離可以大大縮小逆變系統的體積,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LLC 諧振電路是在傳統的串聯諧振電路基礎上,將變壓器勵磁電感Lm 串聯在諧振回路中,構成一個LLC諧振電路[4]。相比傳統的串聯諧振電路,由于增加了一個諧振電感,使得電路諧振頻率降低,無需使用額外輔助網絡就可以實現全負載范圍內的開關管零電壓開關;其次,變壓器副邊整流二極管可以有條件的工作在零電壓關斷,減小了二極管反向恢復所產生的損耗;而且其適合工作在寬的電壓輸入范圍下,輸入電壓越高,效率越高,在工作點最優時可獲得97%的轉換效率。
本文采用了一個半橋LLC串聯諧振電路,如圖2所示。半橋LLC 串聯諧振電路包含輸入電容C1 、C2 ,MOSFET Q1 、Q2 ,諧振電感Lr ,諧振電容Cr ,變壓器T1 ,輸出整流二極管D1 ~ D4 和輸出電容C3 。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