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4.0催生新藍海 德州儀器大啖App商機
搭乘低功耗藍牙4.0風潮,以及挾Android 4.3與iOS操作系統作為藍牙4.0堅強后盾,德州儀器(TI)正積極布局APPs軟件產品開發市場。隨著支持低功耗藍牙4.0技術移動設備與日俱增,德州儀器瞄準這一市場機遇,強勢推出業界首款內置了TI CC2541低功耗藍牙芯片的SensorTag低功耗藍牙開發工具。
德州儀器公司MCU WCS 業務拓展經理吳健鴻表示,SensorTag的好處在于,可以讓用戶很方便、快速地去設計基于傳感器做的應用設計,再通過低功耗藍牙和不同的產品,如Pad或手機連起來,把數據傳送到手機和Pad上做分析或App應用。這一舉措,將有助于推動藍牙技術普及應用發展。
德州儀器公司MCU WCS 業務拓展經理吳健鴻指出,透過SensorTag優化基于傳感器的App應用開發流程,大大縮短產品上市周期,將有助于驅動藍牙技術普及發展。
隨著藍牙4.0測試規范及操作系統支援日益完整,藍牙Smart Ready和Smart設備的發展正快速蓬勃,從Nike、Adidas、Kwikset等國際品牌,到Tethercell、Hipkey、 94Fifty及Pebble等以創新聞名的后起之秀,均大舉推出新產品。特別在中國,過去12—18個月,藍牙產品出現井噴式增長,并且和手機連接起來。然而,這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各大操作系統供應商,以及穿戴式電子設備開發熱潮的推波助瀾下,預估藍牙Smart設備出貨量將于今年第三季開始暴沖,全年出貨量可望較去年成長數倍。智能移動與可穿戴式設備產品出貨暴漲趨勢預期帶動助力之下,基于傳感器設計的數據分析與App應用煥發盎然生機。
盡管,基于低功耗藍牙4.0的App應用被視為未來熱門應用商機,但此一技術的市場發展速度卻曾一度受阻。
實際上,很多iOS手機應用開發公司或Android手機應用開發公司都是將手機周邊產品和App一起購買,然后重新開發,構建連接映射關系。在客戶端上,如要開發一些傳感器應用,既要做硬件設計,又要懂低功耗藍牙,甚至于還要設計iOS和Android的軟件,諸多繁復而又非必要性的設計流程令產品上市周期大打折扣。
為解決此一問題,吳健鴻強調,通過SensorTag,把硬件設計和簡單的App提供給客戶,讓他們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App軟件開發。此外,德州儀器在藍牙部分提供了完全的解決方案,硬件設計部分提供了參考設計;軟件部分也提供了很多對應代碼,使得用戶很簡單地開發Android和iOS手機App應用。從而,讓客戶整個研發周期大為縮短。
德州儀器還在SensorTag里增加很多不同應用的傳感器,包括紅外做溫度傳感,有濕度器、壓力器、加速器、陀螺儀和電子羅盤六個傳感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州儀器還在SensorTag里增加很多不同應用的傳感器,包括紅外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和電子羅盤六個傳感器,可供客戶按需選擇。
據悉,近期包括蘋果(Apple)、宏達電和三星(Samsung)皆推出支持藍牙Smart Ready的手機,因而帶動周邊連接設備從藍牙2.1/3.0升級至4.0的Smart規格,以減輕與行動設備連接的功耗,并省去繁瑣的配對認證流程。據HIS低功耗無線智能服務部門估計,2013上半年已有七百多萬顆藍牙Smart芯片被運用在運動及健身設備,在穿戴式電子設備持續驅動出貨動能下,2018年藍牙Smart芯片市場規模將成長十倍以上。
瞄準藍牙Smart設備的強勁需求,德州儀器、聯發科和博通等芯片商正加緊布局。有鑒于此,德州儀器已率先啟動設備端Combo芯片開發案,預計于2014年推出藍牙4.0加Wi-Fi Direct或近距離無線通信(NFC)的產品,并將整合32位微控制器(MCU)核心Cortex-M3,藉以優化多元通信協定支持無線電頻段切換速度,全力搶攻藍牙商機。
藍牙技術相關文章:藍牙技術原理 土壤濕度傳感器相關文章:土壤濕度傳感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