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技術在通信基礎設施中的應用
0 引 言
隨著Intel公司和其他廠家向多核處理器轉移,通信設備制造商也隨之改變他們的編程思路,以便有效地利用這些增加的核。通常,通信設備傾向于利用已經優化和驗證,按時序邏輯執行的高度專用軟件。但這樣的軟件卻很難移植到多核平臺。有了Intel VT,設備制造商無需重新修改現有軟件,就可在多核處理器上執行多線程應用,從而使移植更簡單。
Intel虛擬化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為分離內核與非分離內核服務的隔離提供必要的環形結構;
(2)簡化了VMM設計,使分離內核代碼很小,這樣使得建立在數學上可驗證的分離內核成為可能;
(3)虛擬化允許不需修改的OS,簡化了單線程現有軟件移植到多核處理器。這給最終客戶一個選項,即可同時運行非SMP OS的多個例程。
(4)Intel VT-d允許直接訪問分配的設備。網絡接口的分離是系統安全的主要組成部分。Intel的虛擬化技術允許在VM中有效共享物理I/O設備,而不需要訪問所有網絡流量的一個“服務”分區,因而允許把網絡流量導向到特定的OS和指定的應用。
(5)Intel VT也支持使用可信平臺模塊(TPM)提供能認證VMM,客體OS和應用,保證它們在磁盤上的映像不被篡改。TPM是個微控制器,存儲密鑰,口令和數字證書。TPM按可信計算小組(Trusted Compu-ting Group)定義,屬于TPM的微控制器可從很多制造商那里獲得。
下面探討虛擬化技術在通信領域的幾種應用模式。
1 虛擬化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
1.1 從單線程到多例程
設備制造商可以執行單線程軟件的多個實例,每個實例在一個單獨的VM內執行,每一個VM處理整個任務的一部分。一個相應的VMM提供必要的軟件基礎結構,以便在VM之間分配負荷。多核移植的例子包括蜂窩網絡中的多定位注冊;或擾動檢測系統之間的負荷劃分。電信設備制造商可以利用VMM在多核平臺上整合原有單線程應用的多個實例,避免為了利用多核架構要花昂貴的研發周期修改已有代碼(見圖1)。大多數通信設備的處理可分為數據層、控制層和管理層。每一層有不同的處理要求,如內存反應時間和帶寬要求,以及網絡I/O要求。通過使用Intel VT和實時VMM,制造商就可以在較少的處理器件上整合這些不同層。這樣就降低了設備和運行成本,成本的節省可讓設備制造商和他們的客戶(服務提供商)具有競爭力。整合的一個例子就是在移動無線業務中確定移動單元當前位置,被稱作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系統。實際上,很多這樣的系統是專用的,限定為32位尋址。使用Intel VT,多個HLR就可以配置到單一系統上。VMM考慮了多個HLR的負荷分配,也考慮了大于4 GB的HLR數據庫。
1.2 提升系統的可用性
通信系統的一個獨特要求就是極高的可靠性。要求通信系統能夠處理所有呼叫的99.999%。這相當于每年的停機時間小于5 min,其中還包括所有安排的維修,軟件和硬件的升級,以及系統的校正。由于與軟件設計相關,現在只有高端通信系統才能提供這個可靠性級別。用Intel VT,通信系統可以提供更大的可用性,而沒有傳統軟件的基礎成本。大多數可靠性問題是由通信軟件定制特性引起。Intel VT為通信系統所有層面提供了軟件故障隔離。通過執行軟件活動的和備用的實例激活它,每一個執行軟件位于自己的VM之內。如果出現軟件故障,備用實例將繼續執行并設置為活動狀態,直到VMM重新啟動故障實例。有了這個能力,軟件故障成本,傳統上的冗余硬件保護,就被去掉。除了冗余外,提供冗余硬件實現軟件在線升級的能力。如圖2所示,備用部分既可用于熱升級,也可用于容錯。用Intel VT,消除了冗余對硬件的需要。現在只需簡單的升級,重啟動,并指定它為活動實例就完成軟件升級。如果新軟件出錯,仍能求助于以前的軟件版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