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云計算:混合起來不容易
每家數據中心配置工作負載時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IT管理者把應用軟件放在有多余內存,中央處理器和存儲的服務器上運行,以此來確保應用軟件能滿足隨著業務量增長的每月,每季度和每年最繁重的工作負載。這種方式在虛擬化之前就在IT領域根深蒂固。事實上應用軟件對中央處理器和其他資源的利用率僅為15%甚至更低。存儲的利用率或許可以達到30%。能源是廉價的,硬盤空間是隨時可用的,豐富的中央處理器資源循環周期也總是唾手可得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655.htm而在目前的經濟氣候下,這種強制性的過度配置和低效運行再也無法令人接受。反之如果將工作負載托管到云服務提供商處,那么數據中心內的應用軟件對中央處理器的利用率能接近90%嗎?如果95%的數據中心空間和資本投入能得到回報,那么資金節約的優勢能否帶動公共云計算的爆發呢?
這是一種即將實現的可能性--管理內部云的企業IT與建立在按需付費基礎上的公共云無縫對接。虛擬化的第一步就是服務器整合,虛擬化最大的優勢是能將工作負載在不同物理平臺之間進行遷移。SUN微系統公司的云計算高級經理Rejesh Ramchandani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建立私有云,如果你能平衡這種混合模式,你就能從中受益“。
SUN的首席技術官和云倡導者Greg Papadopoulos在6月25號舊金山召開的Structure 09大會上曾經建議”對遺留應用軟件進行遷移是非常昂貴和困難的過程。更好的策略是在遷移到云上時選擇新的應用程序“。
Papadopoulos 含蓄的指出大部分公共服務都是在以X86體系架構為基礎的虛擬機上運行的。SUN的Solaris操作系統是供X86架構使用的,但是IBM公司的AIX 和多數其他的UNIX操作系統卻并非如此,更不用說在此之前的其他非UNIX操作系統了。但是這些操作系統要運行龐大的所有權數據庫,這些程序無論如何都很難在公共云上運行。
其他障礙
遷移數據中心工作負載最可能面臨兩大障礙: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使用同種管理程序的需求和與服務器芯片集相匹配的需求。如果你認為你已經為虛擬化軟件投入很多,那么如果你打算將工作負載遷移到公共云上就要做好付出更多的準備。我們將其稱為廠商鎖定。
VMware和其他管理程序廠商都認為應該建立一個常用的”輸入模式“,而不是中立的運行時間模式。為了避免公共云模式重新恢復到內部云的復雜化,你如果計劃在原始配置的防火墻后遷回工作負載時使用同樣的管理程序。
你是選擇在云上使用開源Xen或者Linux KVM,還是在內部使用VMware?
虛擬化的實時遷移特性(即可以在不影響用戶使用的情況下將虛擬化從一臺物理機遷移到另一臺物理機)看起來讓你能夠自己選擇是否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遷移工作負載。VMware的VMotion和思杰系統公司的XenMotion目前也具備這種特性;微軟公司表示他們的Hyper-V管理程序到年底也能做到實時遷移。
但是迄今為止,實時遷移只能在共享同一種芯片集的物理服務器之間進行。這是因為AMD和英特爾不同時期的處理器都將時間更改并入了X86指令集,有時是同種產品線的不同反復。想將你的工作負載遷移到公共云上?首先要檢查兩種云運行的服務器是否使用的同樣的芯片集。
我們將克服障礙!
有跡象表明這些障礙的部分或者全部將會被攻克。芯片制造商會推出X86指令的指南,讓虛擬機在不同處理器之間的遷移成為可能。這可能要花費數年的時間,需要一代或者多代處理器的努力才能實現。
迄今為止管理程序之間的交流要遵循Distributed Management Task Force的標準。同時諸如Vizioncore, DynamicOps和VMLogix等第三方廠商提供的管理工具能通過管理程序管理虛擬機。VMLogix公司的首席執行官Sameer Dholaki表示,他的公司正在研發能使用一種控制臺就可以對私有云和公有云上的虛擬機進行管理的工具,這款工具的第一個版本將在今年年底面世。
同樣,VMware公司表示vSphere 4的終極目標是不僅為私有云上的ESX Server提供工具,而且還為公有云提供管理。他們計劃提供應用編程接口來幫助云使用者從其他外部vSphere 4云上調用服務。應用編程接口目前還處在測試階段,沒有具體的推出日期,不過VMware公司正在和Skytap, EngineYard及其他廠商合作來闡明內部云和外部云是如何聯合和合作的。
除此之外,思杰系統公司也宣布與VMware vCloud. C3幾乎同時推出的XenServer云版本和Citrix Cloud Center將為云提供商提供對大量虛擬機進行管理和負載平衡的工具,將他們通過企業級橋梁-Citrix Repeater連接在一起,以此來加速和優化云和企業級數據中心之間的應用軟件流量。思杰公司表示他們將通過將私有云和XenServer外部云連接的方式建立開放的應用編程接口和界面。對此,微軟公司則繼續堅持虛擬化管理。
正如SUN的Papadopoulos所建議的,你仍然會受到為X86架構設計的最新工作負載的限制,因為這些工作負載與所有那些遺留工作負載都是不同的。混合云如何避免成為另一種IT領域追逐的幻夢呢?
SUN 公司的Ramchandani對一系列IT業務支出進行估價來說明混合云的節約優勢是真實存在的。Ramchandani將亞馬遜的彈性計算云定價應用到需要大量帶寬來向用戶分配電影的業務上去,他認為在亞馬遜簡單存儲服務(簡稱S3)和彈性計算云上存儲所有的視頻,通過亞馬遜帶寬的收費模式,要超過三年以上這種節約優勢就會消耗殆盡。如果將所有視頻都存儲在內部系統上也是非常昂貴的,因為需要大量的存儲空間和服務器。
但是如果從企業的數據中心對最經常點播的電影進行分配(這類電影占到總數的2%左右),而將不經常搜索的電影存儲在亞馬遜的簡單存儲服務上,那么這種混合云的模式就是最有效的成本優勢組合,Ramchandani強調說。
這種存儲需要大量的帶寬來下載需求量大的那2%視頻,Ramchandani預計如果把他們存儲在內部系統上,企業在三年周期內需要花費102,800美元,與把他們存儲在亞馬遜簡單存儲服務上所需花費的343,000美元相比要劃算的多。最大的差異就在于簡單存儲服務的帶寬收費。另一方面,測試這種大規模文件遷移業務在云上進行會比擴建大規模永久性數據中心便宜的多。Ramchandani估計在同樣的三年期內,在云上進行測試需要花費129萬美元,而在數據中心進行需要花費497萬美元。
為了有利可圖,企業需要將內部存儲和云測試結合在一起,至少對于最常使用的視頻得這么做。這種混合運作模式三年期需要花費139萬美元,如果只依靠內部運作需要花費510萬美元,僅用云方式需要160萬美元。Ramchandani是以帶寬消耗視頻業務為例的。但是這種計算方式同樣適用于需要向用戶提供大量內容的任何業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