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C的實時信號處理系統中存儲系統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嵌入式系統由于其靈活性及方便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使用。采用SoC技術可以將整個系統集成到單個芯片之中,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小、IP復用等優點。SoC技術目前正成為嵌入式實時系統發展的一個趨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633.htm系統的糾錯和容錯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里的容錯是指當部分存儲器件損壞無法工作時,系統可以有效地利用冗余器件,通過硬件檢測或軟件指令配置,使存儲系統能夠繼續正常工作。糾錯是指當讀寫數據中出現一位或多位數據出錯時,系統自動計算出正確數據的機制,通常情況下,是通過被動硬件冗余防止故障造成差錯。常用的方法有三模冗余(TMR)、N模冗余、表決技術等。但此類方法所需附加硬件多,花費代價非常昂貴,同時造成功耗、重量及體積增大很多。當系統發生故障時,通過對整個系統進行替換來保證整個存儲系統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此類方法由于欠缺靈活性,如果多個冗余部分同一位置上的芯片都發生故障,則整個系統仍然無法使用,備份效率也不是很高。
本文針對潛入式實時數字信號處理系統的特點,重新組織DDR存儲顆粒的結構,添加冗余顆粒和相關寄存器,改寫控制IP,設計了一種新的具有容錯糾錯自適應功能的二級冗余存儲體系結構。它僅需增加少量的冗余器件就可以容忍系統中較多數目的器件故障。在系統沒有故障的情況下,存儲顆??梢圆捎煤C鞔a等EDAC碼進行糾錯;當系統中部分器件出現故障時,系統可以通過軟件配置或硬件自動檢測,自動利用冗余模塊進行容錯;當故障進一步增多時,可以適當降低系統的糾錯能力,若錯誤過多,還可以將原先用于糾錯的顆粒改為用于容錯,使系統能夠繼續正常地工作。通過數學模型的量化分析,新的存儲系統容錯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存儲系統的可靠性。
存儲系統容錯方案系統結構
容錯存儲系統工作流程
冗余存儲顆粒排放方式采用二級冗余的組織形式,整個存儲系統容錯方案的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
該容錯方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可變的糾錯能力。系統支持海明碼或CRC等EDAC碼,并且當系統出現部分不可逆轉故障時,可以自動降低糾錯能力。比如,原先系統可以支持每16bit糾1bit錯的能力,當存儲顆粒出現部分錯誤時,可以降低為每32bit糾1bit錯。
(2)系統自檢和容錯系統自修復。當系統出現不可逆轉故障時,系統可以通過簡單的軟件命令實現系統錯誤自檢,并自動利用冗余模塊啟動容錯功能,使系統仍然保持正常工作。
(3)糾錯能力與容錯能力之間的轉換。當系統故障的模塊過多,冗余模塊已經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工作,則系統可以自動將部分原先用于糾錯的存儲顆粒改為用于容錯功能。這時,系統的糾錯能力會下降或被放棄,但至少能保證系統繼續基本正常的工作。
(4)采用行列二級冗余形式,首先利用冗余的行冗余進行糾錯,行冗余消耗完畢再利用列冗余進行糾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