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與軟銀合作評估蜂窩車聯網技術,以減少交通事故
為了防止交通事故,軟銀旗下的先進技術研究所已與本田株式會社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攜手合作開展一項技術驗證,通過結合車輛和交通基礎設施的數據來評估碰撞風險并警示駕駛員。根據軟銀發布的官方聲明,此次網聯汽車技術驗證的核心聚焦于兩大問題。首個問題是涉及弱勢道路使用者(如摩托車駕駛員和行人)的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約占日本所有交通事故的70%。第二個問題是要解決過渡階段網聯車輛和非網聯車輛共存的問題。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日益普及,準確預測具有不同網聯能力的各類車輛的行為對于預防事故至關重要。此次技術驗證是“高速公路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示范實驗”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實驗在新東名高速公路上的一個路段進行。為開展此次技術驗證,軟銀構建了一個蜂窩車聯網環境,并開發了一個數據集成平臺以收集匯總整個路網的交通狀況。該平臺利用安裝在高速公路路邊的傳感器收集網聯車輛和非網聯車輛的位置和速度信息。通過整合這些數據并提醒駕駛員留意數字領域中涉及車輛的潛在風險,該系統可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12/465796.htm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觀點深度解析
車聯網技術在減少交通事故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得益于多個核心機制。首先是實時通信機制,它使網聯車輛可以與其他車輛(V2V)與交通基礎設施(V2I)進行通信,實時共享速度、位置及方向等關鍵數據。這種實時的數據交互,可讓車輛能夠預判如緊急制動或障礙物等潛在危險,并采取相應預防措施。此外,借助網聯車輛和基礎設施的數據,先進的碰撞預防系統可以向駕駛員警示即將發生的危險,如道路上的行人或其他車輛。這種早期預警有助于駕駛員及時做出反應以避免事故的發生。此外,網聯車輛還能將交通數據提供至中央管理系統,從而改善交通流量并減少擁堵。通過優化交通信號和路線規劃,該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車輛時停時走而引發的事故風險。
本文內容來自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收費內容
文章版權歸微信平臺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所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