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奧地利和波蘭呼吁調整2025年歐盟二氧化碳排放法規
在歐盟汽車產業迫切需要投資創新以應對日益嚴格的排放限制之際,一個由七個歐盟成員國組成的聯盟正呼吁積極采取行動,以保持歐盟汽車行業的競爭力。意大利、波蘭和奧地利等國正敦促歐盟尋找一個解決方案,以避免對未能達到2025年歐盟新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汽車制造商進行罰款。上述三國政府已與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聯手展開游說行動。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總干事Sigrid de Vries表示:“由于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以及購車激勵措施缺乏等不可控因素,汽車制造商在推動電動汽車轉型的過程中正獨自承受著巨大壓力。”此前,前歐洲央行行長Mario Draghi提交了一份關于歐盟經濟競爭力的報告,作為該報告的后續跟進,參加歐盟理事會峰會的各國政府部長本應就提高歐盟未來競爭力的問題通過相關結論,以對新一屆歐盟委員會的工作產生影響。相關國家政府主張稱,評估新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LCV)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對于有效應對這些挑戰至關重要。提案中提到的一個關鍵點是,如果汽車制造商未能遵守將于明年生效的新排放標準,可能會面臨潛在的經濟處罰。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對此警告稱,預計高達數十億歐元的罰款可能會嚴重限制汽車行業在創新和研發方面的投資能力。隨著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限值從115.1克/公里下降至93.6克/公里,眾多汽車制造商紛紛擔心,電動汽車銷量的下降將會導致其車隊平均排放量上升,從而導致巨額罰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12/465468.htmSource: Getty Images
分析觀點深度解析
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將逐步降至零,這實際上將禁止銷售汽油車和柴油車。七國聯合提案強調,歐盟在制定排放法規時,需要遵循“技術中立”的原則。如果燃油車能被設計成使用碳排放更低的合成燃料,則應允許其繼續銷售。這樣做旨在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一個過渡途徑,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隨著歐盟理事會峰會的臨近,關于排放標準的設定以及汽車行業未來走向的討論至關重要。多國政府積極呼吁重新評估排放法規,這充分反映出在環境保護目標與經濟發展現實之間尋求平衡的復雜性。這些討論的結果不僅將重新塑造歐洲汽車行業的未來,還將在歐洲向可持續出行轉型的過程中對其在全球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力產生影響。前方的道路需要包括政府、汽車制造商以及環保倡導者等所有利益相關方的攜手合作,以確保汽車行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順利實現既定的氣候目標。
本文內容來自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收費內容
文章版權歸微信平臺S&P Global Mobility[標普全球汽車]所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