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 iPhone 16 Pro:零部件價值 568 美元,占售價 57%
媒體與東京研究公司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合作,對蘋果 iPhone 16 Pro 進行了拆解,并使用內置存儲容量最小的版本進行了成本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11/464356.htm為了進行比較,媒體還拆解了谷歌 8 月份發布的 Pixel 9 Pro,兩款手機在美國的售價均為 999 美元。拆解顯示,iPhone 16 Pro 的零部件價值 568 美元,比 2023 年發布的 iPhone 15 Pro 上漲 6%。這些成本現在占設備價格的近 57%,比 2019 年發布的 iPhone 11 Pro 版本上漲 18%。谷歌 Pixel 9 Pro 的零部件價格為 406 美元,比去年的型號下降 11%。
谷歌 Pixel Pro 的前兩代產品分別于 2021 年和 2022 年推出,其零件成本比率高于 iPhone Pro,這種情況在 2023 年發生了變化,當時 Pixel Pro 的零件成本比率低于 iPhone Pro,最新款 Pixel Pro 的零件成本比率為 41%。
零部件成本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手機中使用的主要芯片造成的,蘋果公司自主設計的 A18 Pro 芯片由臺積電采用先進的第二代 3nm 工藝制造,A18 Pro 芯片的成本估計為 135 美元,約占總零件成本的四分之一。與此同時,Pixel 9 Pro 使用的 4nm 芯片成本比 A18 Pro 低 55 美元。
第二昂貴的組件是 OLED 屏幕,兩款手機都使用三星顯示供應的 OLED 屏幕,每個顯示屏尺寸均為 6.3 英寸,但 iPhone 16 Pro 屏幕的成本價為 110 美元,而 Pixel 9 Pro 屏幕的成本價為 75 美元。iPhone 通過一種可以改變刷新率的特殊流程來節省電量,這一創新增加了成本。
iPhone 16 Pro 的外框采用輕質鈦金屬,比 Pixel 9 Pro 的鋁金屬貴約 30 美元。存儲方面,兩款設備均采用美光的 DRAM 芯片和鎧俠的 NAND 閃存。
iPhone 16 Pro 的相機組件成本價為 91 美元,比 Pixel 9 Pro 貴約 30 美元。iPhone 16 Pro 的飛行時間傳感器用于面部識別,可以幫助拍攝 3D 照片和視頻,Pixel 9 Pro 沒有這個傳感器。
兩部手機均配備三鏡頭后置攝像頭系統,索尼為 iPhone 16 Pro 的攝像頭提供所有圖像傳感器,Pixel 9 Pro 的 4200 萬像素自拍相機分辨率是上一代的四倍,iPhone 16 Pro 的「四棱鏡」長焦相機組件比 Pixel 9 Pro 的長焦相機貴 6 美元。
另外,蘋果和谷歌都在新設備上宣傳人工智能(AI)功能,iPhone 16 Pro 和 Pixel 9 Pro 可以使用設備上的處理來處理生成式 AI 應用,而無需連接到數據中心。蘋果 CEO 庫克于 9 月發布 iPhone 16 Pro 時強調,這款手機是「從頭開始打造的」,專為生成式 AI 打造。但 Fomalhaut CEO Minatake Kashio 表示,雖然麥克風性能與去年的 iPhone Pro 機型相比在某些方面有所提升,但整體結構并沒有改變。
生成式 AI 似乎主要通過軟件和半導體的進步來實現,而不是零件的徹底改變。由于許多部件的質量改進,成本增加了。Kashio 表示:「2025 年,蘋果有可能采用尖端的 2nm 主要芯片,因此零部件價格將持續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零部件產品在 iPhone16 系列手機中占據不小的比重。根據另一家機構 TD Cowen 發布的一份拆解調查報告,該報告詳細剖析了制造一部 256GB 的 iPhone 16 Pro Max 的物料成本及供應鏈構成,報告顯示制造一部 256GB 的 iPhone 16 Pro Max,包括零部件、產品組裝以及包裝等在內,整個物料成本為 485 美元 (約 3400 元人民幣)。這一成本較同規格的 iPhone 15 Pro Max 的 453 美元高出 32 美元,顯示出新一代 iPhone 在物料成本上的增加。
在這 485 美元的物料成本中,中國供應鏈提供了包括屏幕、組裝、電池、線纜、連接件、邊框等在內的多種組件,這些組件的總價值達到 160 多美元,占據了物料成本的 33% 左右。中國供應鏈在 iPhone 16 中的高占比,不僅體現了中國制造業的強大實力,也彰顯了其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獨特地位。從屏幕、組裝到電池、線纜等關鍵零部件,中國供應鏈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不僅為蘋果等全球科技巨頭提供了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支持,也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的不斷發展和變革,中國供應鏈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 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全球科技產業對高性能、高質量零部件的需求將不斷增加,為中國供應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全球貿易環境的復雜多變等風險因素,也可能對中國供應鏈的穩定性構成威脅。
因此,中國供應鏈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時還需要加強與國際合作伙伴的溝通和協作,共同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