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決MicroLED巨量轉移難題,實現柔性化一體化電子皮膚顯示
視覺交互是人類感知信息最直觀和最有效的方式,人工智能(AI)、云計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全新的交互技術極大地拓展了人類感知,正推動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10/463870.htm同時,生物安全性是深度人機交互的基礎,合成生物電子系統和植入式柔性電子技術為生命科學變革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健康管理方案。
視覺與生物電子的多模態交互將為人類提供超感知,并為通信、醫療和智能工業等各個領域帶來革命性的創新與應用前景。
因此,具有高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電子皮膚顯示設備成為亟待解決的研究課題。
在近期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解決了顯示終端和供能終端與肌膚的全柔性貼合難題,并解決了 MicroLED (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微發光二極體)的巨量轉移和電路的可拉 伸難題,最終實現了具有生物安全性的全柔性化一體化電子皮膚顯示。
日前,相關論文以《MicroLED 和水凝膠電池無縫集成的全柔性一體電子顯示皮膚》(Fully Flexible All-in-One Electronic Display Skin with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MicroLED and Hydrogel Battery)為題發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牛嘉楠和白雪是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所胡衛國研究員擔任通訊作者。
圖 | 相關論文(來源: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在牛嘉楠眼中,光與影的變幻仿佛是操縱著視覺的魔術,小時候他就對此深深著迷。
圖 | 牛嘉楠(來源:牛嘉楠)
小時候,牛嘉楠常常思索:未來是否可以創造出一種“電子皮膚”,不僅能根據需求自由變換顏色和特性,還能為人類提供超感官體驗?長大之后,他終于有了實現愿望的機會。
前不久,他和所在團隊設定了開發全柔性、生物兼容的電子皮膚顯示設備的目標。
這種設備不僅能夠滿足視覺信息交互的需求,還可以緊密貼附于肌膚表面并保證生物安全性。
確定這一方向之后,他們專注于 MicroLED 顯示器、電路和電池的柔性化技術路徑,最終設計出了柔性一體化的系統集成方案。
在顯示器部分他們采用了自己研發的氣相轉移法,將 10000 顆 MicroLED 芯片高效地轉移到柔性基底上,從而實現了超薄、高分辨率的顯示效果。
電路部分則使用了 3D 打印技術,制造出透明且具備高拉伸性的柔性電路,使其在彎曲和拉伸狀態下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電性能。
然后,他們選擇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膠作為電池材料,確保其電學輸出性能和良好的柔性。
通過此,研究小組將這些關鍵組件集成到一個完整的系統中,成功開發出全柔性一體化電子皮膚顯示器。
隨后,他們對各組件及其集成系統進行了多方面的測試評估。MicroLED 顯示器厚度僅為真皮層十分之一,發光表現十分優秀。
可拉伸電路板的電導率達到 8.5×10 6 Sm -1 ,具有大于 94% 的透光率,同時還展現了出色的機械耐久性。
水凝膠電池最大比容量為 331.3mAhg -1 ,即使在彎曲狀態下也能保持穩定輸出。
集成后的全柔性一體化顯示系統表現出極佳的光電性能和機械穩定性,能緊密貼合皮膚。
即使在循環彎曲下仍能保持穩定的光電連接,充放電時溫度低于人體體溫,這證明其具備優越的生物安全性和應用前景。
若該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它將在未來幾年內廣泛應用于有關視覺交互的多個領域。
其一,在信息電子領域,全柔性一體化電子皮膚顯示將無機與有機深度結合,憑借其輕便、可折疊的特性,替代現有的剛性顯示方案。
特別是在智能信息終端中,全柔性顯示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設備的顯示性能,還可以實現更個性化、靈活的交互體驗。
其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是人類進入未來虛擬世界的入口。
超柔性、輕薄、高效的 MicroLED 顯示不僅可以減少設備的重量,還能提高視覺質量和續航能力,從而構建出更智能和更具沉浸感的人與虛擬環境交互場景,推動娛樂、教育和工業仿真等領域的發展。
其三,在醫療健康領域,電子皮膚顯示系統可以與生物系統深度融合。一體化植入式生物電子顯示將為失能人士彌補感知能力,提供智能視覺輔助,為健康人士提供超感虛擬交互。
其四,還可以在系統中集成智能貼片,實時監測生理信號,如心率、體溫和血壓等。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柔性智能終端、人機虛擬交互、多模態生物電子和工業智能監測等領域也將受益于這種全柔性一體化顯示技術,為未來的智能生活提供更多可能。
在未來的研究中,課題組計劃進一步提升系統柔性和引入更具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以便能夠更加精準和安全地與皮膚融合,實現植入式應用。
接下來,他們還計劃進一步提升集成度,將溫度和心率傳感器集成到現有的柔性顯示系統中,能夠實時監測體溫、心率等生理數據,尤其適合殘障或慢性病等需要長期健康管理的用戶群體。
最后,該團隊計劃與虛擬交互技術相結合,提供人與虛擬世界無縫連接的通道,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真正實現智能超感多模態系統。
參考資料:
1.Niu, J., Bai, X., Wang, J., Chen, Y., Zhao, B., Sha, W., ... & Hu, W. (2024). Fully Flexible All‐in‐One Electronic Display Skin with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MicroLED and Hydrogel Batter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4119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