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NEX峰會詮釋邊緣智能的產業影響力
人工智能是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最主要的增長推動技術,由此帶來的是整個行業的狂歡,很多人都開始明確的表示,目前所有的產業都應該由人工智能重新定義一次,其實人工智能在整個產業界的滲透由來已久,只不過并不是以資本最追捧的大模型和高算力為基礎,而是將邊緣計算與行業解決方案相融合,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態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作為最早也是最廣泛地參與到邊緣智能與行業應用融合的領導廠商,近日我們在2024英特爾網絡與邊緣計算行業大會現場就深切的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早已經無處不在。
從最初的嵌入式系統峰會,到后來的物聯網峰會,再到現在的網絡與邊緣計算行業大會,2024年已經是英特爾第17次舉辦面向邊緣與行業應用的峰會,而今年峰會以“芯所及,AI無處不在”為主題,攜手正好100家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彰顯了英特爾在人工智能與網絡邊緣行業應用融合方面的核心領導力。
展會現場,英特爾正好邀請了100家生態合作伙伴共筑邊緣智能新生態
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隨著對算力需求永無止境的增長,預計到2030年半導體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市場的主要驅動力來自于全球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以及人工智能結合的新機會。面對這樣的市場趨勢,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稚聰在大會致辭中表示,深層次人工智能作為中國和全球市場的熱點,英特爾積極與國內領先的大模型廠商展開了非常深入的合作,除了在AIPC領域進行大量合作與推廣外,也期待深耕網絡與邊緣領域的各位合作伙伴們能夠把深層次人工智能、英特爾的技術,以及與各行業的落地業務進行有機結合。過去幾年,很多具備前瞻性的基于英特爾技術的人工智能思考及落地解決方案不斷涌現,除了邊緣計算在各個行業的深入,如零售業、制造業、金融業、醫療健康及基礎設施行業中繼續展開之外,英特爾還深切關注5G和機器人技術的突破與發展。英特爾具備完善的產品組合,囊括CPU、AI加速器及各種軟硬件的底層技術,在人工智能的框架上,為大家提供了比較完備的面向未來大模型深層次人工智能落地行業的基本技術。王稚聰非常期待能夠看到大模型能夠應用到制造業以及其他所有行業的運營流程和系統控制中,以進一步提升效率和性能。
人工智能將會如何以深遠的方式改變全球的業務模式呢?專程前來參加此次峰會的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網絡與邊緣事業部總經理Sachin Katti首先羅列了一組數據,IDC數據顯示,中國生成式AI投資2022到2027年五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86.2%。Gartner預測,到2026年,80%的全球企業將使用生成式AI,50%的全球邊緣部署將包含AI。如此龐大的AI市場需要的是靈活、簡便與企業隨時可以部署的AI解決方案,因此Sachin Katti期待英特爾的生態體系是靈活、開放的,在每一層的系統上,都能給到大家充分的選擇,使大家可以靈活組合CPU、GPU、軟件以及網絡設備,靈活地解決企業的問題,致力于打造開放的標準和廣泛的生態系統,才能擁抱AI新技術革命。英特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打造了全面廣泛的處理器和芯片基礎之外,更重要的是打造軟件和芯片結合在一起的Tiber邊緣平臺,把邊緣和平臺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提供更靈活的技術組合,在此基礎上配合面向工業、金融、醫學、零售等各個行業的本地部署AI套件進行個性化、定制化的應用及開發,可以幫助企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AI解決方案。
在Sachin Katti介紹的基礎上,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網絡與邊緣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Dan Rodriguez做了更為深入的行業應用展開。他直言,幾乎所有企業都會提到需要AI解決方案,英特爾可以在邊緣進行AI的推理,而且是惠及每一個垂直行業的每一個企業。比如在邊緣計算環境中,生成式AI的融合部署可以用在自助結帳、醫療領域、員工培訓等場景中。在視覺應用方面可以覆蓋智能停車場、智能社區以及AI增強的結賬系統等嗎,英特爾的視覺分析AI套件提供了微服務,集成流程管理、傳感器融合、攝像頭管理、特征匹配等功能,可以理解、分析不同的情況,這樣能夠不斷地追蹤這些物體。通過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提供的高性能的視頻存儲,并使用特征匹配和圖像相似性檢測,英特爾可以確定正確的物體,從而應用于智慧社區、零售、制造業都可以進行相應布局。很多生命科學機構在推進生物、細胞、基因、治療方面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英特爾的生命科學AI套件通過在本地實現對大型數據集的計算和AI處理,能夠幫助他們做出更多生命科學方面的突破,加速科學推進和技術創新的進程。媒體和娛樂AI套件則是利用AI以高性價比的方式提升廣播、流媒體、游戲等領域的體驗,讓AI能夠產生更好的媒體產品。AI可以帶來視頻超分辨率,使視頻內容看起來更清晰,也可以在視頻處理流程中,改善內容質量。此外,它還能在視頻預處理階段發揮作用,降低視頻傳輸成本。制造業AI套件可以覆蓋從缺陷檢測,到高級控制、機器視覺和產品檢驗的全應用場景。它使得制造商能夠在生產線上實時進行缺陷檢測和產品檢驗,而不是離線進行,而且是主動調整上游控制來糾正問題,而不是在下游。
作為英特爾中國網絡與邊緣事業部市場的掌門人,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網絡與邊緣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博士從嵌入式到智能系統,到物聯網再到今天的智能邊緣和智能計算,一路見證了英特爾針對中國市場合作伙伴提供的廣泛創新合作,他以“酷炫”來形容英特爾與上百家國內合作伙伴的本土創新合作,正好對應了英特爾在網絡與邊緣智能應用的主力產品酷睿處理器和銳炫顯卡。他總結介紹了三個方面的經驗,一個是技術支持與時俱進,解決方案全棧升級,第二是賦能數智生態,攜手商業共贏,第三是廣泛而強大的生態合作。現場陳偉還展示了兩個特別的案例,一個是英特爾自己的成都工廠的晶圓缺陷檢測解決方案,因為晶圓減薄的工藝切片非常小,人工肉眼無法實現檢測,目前市面上各種方案不是存在漏檢風險就是成本過于昂貴,英特爾網絡與邊緣事業部與合作伙伴一起聯合,共同設計和研發的方案在不對原有機器設備做大的改動,不影響生產節拍的基礎上,實現了實時切片檢測,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在一個足球場里找到一根頭發絲。這套設備依托軟件定義自動化的理念,基于英特爾邊緣控制平臺,通過軟POC,將AI視覺識別和智能模塊有機結合在一起。大家看到的這臺模型機目前檢測精度可以達到95%,每小時大約檢測200片托盤,英特爾會持續優化和完善這套方案,預計會在今年年底部署進工廠。另一個案例“小英”是一個完全部署于邊緣的數智人,除了實現4K高清渲染,還在本地集成了大模型,小英完全跑在英特爾硬件和軟件的技術之上,具備多方位的工作能力,例如可以扮演營業廳的客服角色,為客戶提供詳細咨詢和周到服務,在商場可以擔任導引,引領他們發現心宜之物,在博物館可以擔當講解員,為訪客帶來豐富且深入的歷史、文化解析。
雖然大模型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但AI在行業的落地與部署其實在企業端和消費端有不同需求,英特爾和合作伙伴一起圍繞在行業的技術落地、技術路徑、部署模式、客戶價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的探索,發現AI已經從過去行業的亮點功能變成了行業應用的底座,從過去“行業+AI”,變成了“AI+行業”。英特爾依托于對行業的理解和自身產品的技術和優勢,和合作伙伴一起構建“AI+行業”的解決方案。在本屆峰會現場,英特爾先后邀請了希沃、深信服、科東元道和開域集團四個合作伙伴基于“教育、網絡、工業、視頻”四個應用場景需求介紹行業AI模型的應用方案,這些方案的模型體積從起初的幾百兆到3B、7B、13B,最大到70B。英特爾提供了全套的軟件工具鏈,滿足不同行業對業務場景的需求,通過“AI+行業”的應用,解決了客戶最終的需求,帶來了創新業務模式,實現了增收和增效的雙重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