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阿喀琉斯之踵——能源
隨著俄羅斯繼續針對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攻擊,歐洲尋求與俄羅斯石油脫鉤,世界各地的政府也正重新關注能源安全,視其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便是其中一個能源狀況極其嚴峻且受到巨大外部威脅的國家。該島對外國能源進口的依賴是對其國家安全的巨大威脅,需要立即解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06/459978.htm形勢十分嚴峻。臺灣97.7%的能源供應依賴進口化石燃料,使其高度容易受到全球供應鏈中斷及中東沖突或中國陰謀等事件的影響。隨著北京對臺灣獨立舉措的可能性增加,臺灣的能源不安全性變得顯而易見。在封鎖、圍困或直接入侵的情況下,中國將迅速控制臺灣的能源供應。
臺灣并不總是如此依賴外國能源進口。在20世紀80年代,核能占據臺灣電力生產的半壁江山。然而,自那以來,臺灣的能源安全一直在穩步下降。
許多臺灣人將所有與核能有關的事物與該島之前的軍事獨裁聯系在一起,該獨裁曾推動核能和原子武器的發展。2011年日本福島災難也導致臺灣爆發反核電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并成為2016年臺灣總統選舉的主要焦點。
臺灣今天仍然激烈爭論核能話題。主要的民主進步黨(DPP)和大多數島內民眾繼續支持逐步淘汰核能技術,盡管其具有作為清潔和可靠能源的潛力。在最近的總統選舉后,DPP重申了其對“非核家園”的承諾。
相反,電力生產已成為臺灣的核心能源重點,占據了該島內部能源生產的80%以上,主要使用煤炭和天然氣作為燃料來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陽能和風能)目前貢獻較少。但該島自己生產的能源遠遠不夠。臺灣高度依賴進口原油來滿足其能源生產需求,其中大部分進口來自中東。這種依賴性使得該島極易受到任何可能中斷能源進口事件的影響。
這包括入侵。中國經常威脅要用武力奪取臺灣,促使臺灣大力投資其防御能力。如果中國決定采取行動入侵或封鎖該島,該島將很快發現自己在維持供電方面苦苦掙扎。
多年來,臺灣一直致力于建立能源儲備以緩解這種情況。然而,結果卻相當有限。該島目前的儲備僅包括約39天的煤炭和11天的天然氣——遠遠不足以有效防御該島。
即使中國不決定對臺灣采取行動,其他威脅也可能對其能源安全產生不利影響。例如,以色列沖突不斷,也門胡塞叛軍在紅海針對航運線路的攻擊,伊朗支持的代理團體的襲擊,以及歐洲與俄羅斯脫鉤,都有可能顯著影響臺灣的能源進口能力。
那么,臺灣可以做些什么呢?一個合乎邏輯的第一步是增加其能源儲備。鑒于當前國際環境的動蕩不安,減輕能源流動中斷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應成為臺北的首要任務。
第二步是多元化。盡管歷史上一直存在波動,但中東近幾個月來已成為主要熱點地區,原因是也門胡塞叛軍對海運貿易的攻擊以及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戰爭。鑒于這種動蕩,臺灣應努力從更可靠和穩定的地區獲取能源——至少是更多的地方。
最后,臺灣應投資于綠色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以減少目前對外國能源的依賴。如果發展足夠的太陽能和風能能力,該島將顯著緩解當前的能源安全赤字。
美國在這些方面可以提供幫助。華盛頓可以利用其對外國供應商的影響力,增加對臺灣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并確保這些供應來自不同且希望更加安全的地方。美國的投資還可以推動臺灣對可再生和綠色能源技術的興趣。
美國政策制定者正確地關注需要將臺灣變成“刺猬”——即給予其足夠的武器來威懾潛在的中國侵略。然而,該島目前的不安全能源狀況也是一個潛在的致命弱點——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招致北京的敵意。消除這一缺陷應成為臺北和華盛頓的首要任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