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戰:馬來西亞半導體行業缺乏技術工人
在新雇主的制造工廠工作僅幾個月后,高級工藝工程師阿祖阿尼·阿卜杜勒·阿齊茲(Azzuani Abdul Aziz)就收到了多個工作邀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05/459326.htm這位35歲的馬來西亞人擁有十年的半導體行業經驗,參與高科技前端制造,其團隊中每四名員工中就有一名是女性。
她的技能使她在國內非常搶手,馬來西亞已經成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出口國。全球半導體行業預計到2030年將價值一萬億美元。
盡管馬來西亞的半導體行業蓬勃發展,但目前面臨著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政府表示需要5萬名技術工程師,而馬來西亞的大學每年僅培養約5000名工程師。
行業參與者正與政府和大學緊密合作,以填補這一人才缺口。他們找到的一個潛在解決方案是定制符合行業需求的課程。
目前,馬來西亞約有65萬名工程師,其中大多數——近60萬——在電氣和電子產品領域工作。
“你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行事”
阿祖阿尼兩年前加入奧地利科技巨頭AT&S公司。該公司供應高端印刷電路板和集成電路基板——幾乎每種電子設備從手機到電腦的關鍵組件。
她目前在AT&S位于吉打州居林的最新工廠工作,該工廠于今年1月正式開業。該設施耗資超過18億美元,預計在2024年底投入運營時將創造約6000個工作崗位。
AT&S(馬來西亞)董事總經理陳江普(Chen-Jiang Phua)告訴CNA:“我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人才短缺,特別是在半導體和高科技制造領域。”
“全球各地不僅僅是馬來西亞都有很多投資,所以顯然存在人才大戰,你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行事,”他補充道。
陳先生指出,求職者會關注潛在的成長機會、公司文化、領導和管理以及公司所涉足的產品。
為了應對人才流失問題,他表示,雇主必須提供有競爭力的待遇,并培訓年輕一代掌握流程。
允許外國人才
與此同時,國家半導體戰略工作組正在考慮允許外國畢業生在該行業工作,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馬來西亞半導體行業協會主席黃秀海表示,他們的組織已開發出一個計劃,旨在解決工程師短缺問題。他同樣將這種情況形容為一場人才大戰。
“我稱之為人才大戰,因為每個人都缺乏人才,他們在尋找人才,他們遍布世界各地,”他告訴CNA。
馬來西亞的跨國公司也被鼓勵培訓年輕工程師。
作為勞動力市場改革的一部分,政府去年啟動了“行業學院”計劃,補貼離校生的培訓以滿足行業需求。政府希望科技巨頭能加入這一計劃。
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Intel)在50年前在檳城設立了其第一個國際制造工廠,正在投資70億美元擴展其在檳城的運營。
其新的先進封裝設施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這將創造約4000個高薪職位,這是該公司第一個海外先進3D芯片封裝設施。
根據新的《2030年工業總體規劃》,該國還計劃創造70萬個高薪職位。
對于AT&S的阿祖阿尼來說,她有機會在被派往公司位于中國重慶的工廠接受六個月的寶貴培訓。
她現在可以制造用于人工智能的集成電路基板——這是她“非常興奮”的事情。她還希望在未來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并成為高級經理。
“實際上,目前有幾家公司想要進入像AT&S這樣的行業。是否接受取決于你自己,”阿祖阿尼告訴CNA。
“除了薪水之外,最重要的是我獲得的知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