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關稅阻礙了向清潔能源未來的過渡
總統拜登宣布對中國制造的鋼鐵和鋁(25%)、半導體(50%)、太陽能電池(50%)和電動汽車(100%)征收新的高額關稅,理由是需要保護美國就業崗位,以免被中國在清潔能源制造方面的主導地位所壓倒。盡管他的決定的直接、具體影響可能不大——它僅影響18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部分原因是目前在美國銷售的中國電動汽車很少——拜登的意圖是傳達一個信息。他確實傳達了信息,可惜是一個復雜的信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05/458873.htm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拜登的關稅壁壘在實質上增加了向無碳未來過渡的成本和難度。關稅增加了特斯拉等現有制造商的利潤,但并不能保證這些利潤會被用于投資前沿的綠色技術。
當然,白宮對北京的掠奪性貿易策略的看法是正確的。這些做法幫助中國在關鍵綠色技術市場上建立了主導地位。全球約80%的太陽能電池和60%的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和電池都是在中國制造的。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通常會抑制國內需求,使出口成為過剩生產的唯一出路。這也是為什么歐洲也在考慮保護主義措施。
盡管如此,從氣候角度來看,中國的工業政策確實做了不可否認的好事。北京的補貼生產幫助將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削減了近90%,將海上風電的成本降低了73%,并在過去十年中將電池的價格降低了80%。曾在奧巴馬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任職、現任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邁克爾·格林斯通指出,“不容忽視的是,太陽能發電成本的下降如何重新塑造了美國和世界各地的電力供應。”
乘用車和輕型卡車約占美國碳排放的16%。減少汽車污染對于將總排放量降至2030年達到2005年水平的一半至關重要,這是拜登的目標。如果美國司機無法購買到中國BYD制造的超廉價電動汽車,實現這一目標將變得更加困難。BYD的入門級掀背車在中國的零售價約為美國最便宜的電動汽車——日產聆風價格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拜登的關稅可能會使清潔能源行業互相對立。例如,對太陽能電池征收50%的關稅,有利于制造這些產品的美國公司,但卻增加了安裝這些產品的成本。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是科羅拉多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該州的民主黨州長賈里德·波利斯批評關稅是“倒退的稅收”,是“對美國消費者的壞消息,也是清潔能源的重大挫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