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最大的芯片行業展會上,企業紛紛呼吁購買國產產品
本周在中國一年一度的最大芯片行業展會上,中國與半導體相關的企業盡展風采,呼吁國內購買,呼應北京呼吁為這一面臨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壓力的行業提供支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403/456875.htm來自從芯片設備制造商到材料生產商的各種企業的展位和營銷材料上都貼著這一信息。其中包括昆山的Vel-Tec Semiconductor公司,該公司生產光刻膠涂覆設備,以及深圳上市的精盛公司,該公司生產用于加工硅片的機器。
在上海舉辦的一年一度的SEMICON China展會上的十多家中國參展商表示,他們的產品可以替代外國產品。來自參展的外國公司的員工表示,雖然在質量和效率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但中國競爭對手正在迅速趕上。
咨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的上海高級合伙人卡梅倫·約翰遜(Cameron Johnson)表示:“‘本土購買’和將供應鏈擺脫美國控制是展會上許多人的明確焦點”,他從2016年開始參加SEMICON展會。
這個為期三天的展會讓人一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情緒,該行業受到美國及其盟友多次出口限制的打擊。華盛頓表示不希望先進芯片及相關技術落入中國軍方手中。
這種壓力促使北京呼吁其國內芯片產業更快地趕上外國,并更加自給自足。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已向這一努力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但芯片供應鏈的復雜性和全球互聯性意味著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盡管有1100家參展商和大量觀眾,但很少有美國公司參加這次活動,盡管有幾家日本、韓國和臺灣公司參展。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SMIC(0981.HK)等大型中國公司也缺席了。
趕超
一位北京銷售人員葉先生代表一家日本公司,該公司生產用于芯片制造的材料,他說,中國競爭對手正在迅速縮小不需要尖端技術的材料領域的差距。
“制定材料配方是一個主要的進入障礙,但中國公司正在快速學習并克服這一障礙,”他說。
他說,越來越多的制造設施愿意使用中國公司推薦的材料,這一趨勢受到美國制裁的加速影響。
根據葉先生的說法,中國公司在設備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與外國競爭對手獲得訂單。他說,他與許多中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打交道。
一位來自深圳的參展公司的銷售人員表示,該公司生產的用于芯片制造各個過程的測試設備,中國公司具有成本優勢,該公司最高端的產品現在售價僅為其日本競爭對手的三分之一。
由于成本優勢,制造設施和客戶傾向于優先考慮國內公司在新開廠的生產線上進行生產,他說,他因被告知不要與媒體交談而要求不透露姓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