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全球半導體行業觸底反彈
全球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的業績已經觸底。2023年第三季度的季報顯示,該領域9家大型企業中8家的銷售額和純利潤高于第二季度,預計第四季度也將穩步持續向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11/453147.htm報道稱,日本時間17日,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MAT)發布了2023財年第四季度(2023年8月至10月)業績報告,銷售額67.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凈利潤大增26%至20.4億美元。統計的9家企業中,東京電子等6家2023年第三季度雖然收入和利潤同比雙雙下降,但由于銷售目的地不同,仍然保持了堅挺。
多數設備制造巨頭的利潤水平較低,但與上一季度相比還是能夠看到復蘇的征兆。2023年第三季度,9家中的8家銷售額和凈利潤高于前一季度。從企業自身和分析師的預測看,8家企業第四季度銷售額仍將高于上一季度。
另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1月13日報道,分析師們預測,經過幾個月的放緩后,全球半導體市場似乎已經到了最低點,應該很快就會回暖。市場復蘇的所有希望所在,就是人工智能。
報道稱,盡管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在持續,但是對于半導體市場來說最糟糕的時段似乎已經過去。一些跡象表明,受庫存太多影響從而經歷了普遍放緩的半導體市場,已經接近最低點并開始穩定下來,甚至出現反彈。
行業咨詢機構Fabricated Knowledge分析師道格·奧勞克林認為:“我們可能已經走過低洼地帶,盡管各個行業有所不同。這一未來的反彈值得期待也是因為產業的‘周期性’,也就是說經歷過擴張階段后會衰退。”
疫情期間,半導體市場經歷了高潮。隔離居家政策下,企業和個人尋求配備遠程辦公的設備,這讓電腦、智能手機、數據中心以及所有相關設備元器件的需求出現井噴。
然而自2022年以來,這一循環開始進入“負”周期,大背景包括俄烏沖突和遏制消費開支的通貨膨脹。半導體企業別無選擇,只能延后投資并盡可能壓縮產能,避免積累太多的庫存。
咨詢企業弗雷斯特公司副總裁、研究部門總監格倫·奧唐奈認為:“市場放緩的最糟糕時刻已在身后。后疫情時代的‘口干舌燥’加劇了,企業和消費者正開始更新自己的PC機和數據中心。”
一個積極的跡象是,英國專業機構奧姆迪亞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出現增長(提升3.8%達到1243億美元),這是連續五個季度下滑后出現的拐點。根據該機構的數字,作為復蘇領頭羊的英偉達公司,獨占季度收入增加額的逾一半。
這家美國芯片設計商自年初以來大獲成功,主要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的火爆。英偉達圖形處理器能夠在數據中心讓人工智能運轉起來。格倫·奧唐奈指出,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現象推動了英偉達的業務,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英特爾公司和高通公司等其他企業也搭上了這班車。這些芯片廠商都推出了人工智能芯片,或者可以讓人工智能海量運算的芯片。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格爾辛格在介紹最新季報時稱,數據中心方面的增長還不很明顯,但是行業已經表現出“正常化跡象”。奧唐奈指出,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云服務供應商,則對“半導體表現出貪婪的胃口”,它們也在“開發自己的芯片”而不是一味地依賴第三方企業。
就像智能手機芯片一樣,PC機芯片開始看到隧道的盡頭。該行業有兩個好的跡象:專注智能手機芯片的高通公司,剛剛公布了營收和利潤的超預期業績;PC機芯片占有壟斷地位的英特爾公司,也公布了好于行業的業績。
還有就是,芯片產業的所有希望都與人工智能有關。帕特·格爾辛格表示,PC人工智能化的到來,是PC產業的一個轉折點。
圖形芯片主要供應商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則預言,新一代PC機“將在未來幾年里徹底重新定義計算機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