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莫干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發展論壇在湖州德清召開
2023年10月16-17日,中德莫干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發展論壇暨德國在華汽車供應商總裁/CEO圓桌會議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召開,大會由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德清縣人民政府、湖州莫干山高新區管委會、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10/451782.htm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董事總經理Marcus Bollig、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陳山枝、德清縣委書記敖煜新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論壇上半場由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副總裁張琳主持。
敖立總工程師致辭
敖立表示,汽車領域是中德產業長期合作的重要領域,雙方將優勢互補,進一步推動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研發合作、技術標準銜接,形成新的發展共識。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發揮自身優勢,持續做好中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互利合作及德清相關產業發展的支撐工作。
Marcus Bollig董事總經理致辭
Marcus Bollig表示,當前,汽車產業正在經歷數字化和電動化的發展變革,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長期致力于促進中德兩國在新領域、新技術方面的交流合作,始終倡導開放的市場和國際貿易,期待中德之間能有更多的溝通和合作,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陳山枝副總經理致辭
陳山枝表示,中國在車聯網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技術、政策和基礎設施等日益完善,而德國具備扎實的產業基礎,汽車產業作為中德兩國長期友好發展、合作共贏的紐帶,雙方的友好合作將為兩國汽車及其他領域的創新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敖書記致辭
敖煜新首先對大家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他表示,作為新晉的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德清將通過此次論壇打造與中德汽車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與高效對接的窗口,進一步探索車聯網產業發展路徑,促進全省車聯網應用與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智駕之城”。
報告發布儀式
中國信通院、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在本次大會上發布了《中德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C-V2X與智慧物流融合應用研究報告》,該研究依托產業項目,以企業真實需求為背景,構建C-V2X與智慧物流融合應用環境,綜合呈現C-V2X對提高物流運輸效率、提升城市交通安全與綠色低碳的實質成效,為商業模式開發提供量化模型參考。
主旨演講
在主旨演講環節,5GAA首席技術官Maxime Flament發表題為《國際智能網聯汽車趨勢報告》的演講,表示C-V2X對于中國市場機會與挑戰并存,需要支持和鼓勵中國產業界進一步擴展市場。
主旨演講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馬萬經發表題為《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熱點報告》的演講,表示未來中德兩國的國際合作,能夠走出一條推動產業發展與提升服務完美融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產業協同發布
在產業協同發布環節,德清縣委副書記、湖州莫干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劍峰介紹了德清地理信息+車聯網產業和車聯網創新應用場景。然后,德清縣委常委、副縣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畢長征,浙江移動湖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盧良忠向德清首批OBU體驗官頒發了證書。隨后,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陳山枝、湖州莫干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章洪春、湖州莫干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姜慶華與長安、北汽、廣汽、長城、蔚來、小鵬等車企代表,共同發布了“C-V2X商用合作·莫干山倡議”,宣布各方將加強協作,共同推動C-V2X網絡互聯互通和運營生態開放共享,攜手助力中國車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最后,敖立、Marcus Bollig、王劍峰、畢長征共同啟動了中國“智駕之城”發車儀式,一批C-V2X前裝車輛將在德清智能化道路上實現車與路的協同,實現智能駕駛與網聯的深度融合。
論壇下半場由中信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炬主持。采埃孚亞太電子及智駕研發副總裁邢勛發表了主題為《德企一級供應商中國汽車新常態下的破局》的演講。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高級總監蘇巴鴻發表了主題為《攜手同心中德合作——大眾汽車智慧物流項目介紹》的演講。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馬照亭發表了主題為《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地圖在線更新安全合規技術探討》的演講。地平線公司副總裁余軼南發表了主題為《以人為本,回歸理性的智能駕駛計算》的演講。
本次大會設有浙江省地理信息+車聯網產業技術聯盟會員大會、IMT2020(5G)推進組C-V2X工作組第二十六次全體會議、德國在華汽車供應商總裁/CEO圓桌會議、“車路云”融合創新發展研討會等四個分論壇活動。
論壇歷時兩天,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中德兩國企業等單位的30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共同探討中德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現狀和未來趨勢。后續,中國信通院將繼續發揮政府智庫與產業平臺作用,聯合產業各方,進一步強化標準研究、完善測試評估能力、加強交流咨詢服務,不斷促進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