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國際視野 > 市場分析 > 大摩:半導體業將在Q4迎來上升循環

大摩:半導體業將在Q4迎來上升循環

作者: 時間:2023-07-11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收藏

(大摩)發布大中華報告指出,目前產業已在 U 型復蘇的底部,今年第四季度(Q4)有望開啟下一個上升循環,主要是受惠于兩大長期驅動力,一是科技通貨緊縮,一是人工智能(AI)帶動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7/448513.htm

報告指出,雖然下半年復蘇疲弱已是市場共識,但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供應)削減,下半年將很快耗盡庫存。 依歷史經驗,庫存天數減少,是股價上揚的強烈信號。

報告指出,推動半導體需求有兩大驅動力,一是科技通縮,即價格彈性,電視及智能手機降價將刺激需求; 一是科技擴散,例如 AI。 未來需求比供應更難以預測,形成投資阻力,但大摩對于 AI 帶動的長期半導體增長很有信心。

目前,已可見到長期周期復蘇,大摩將大中華半導體的整體產業評等提升到「有吸引力」,建議投資人不要只注意 2023 年的下滑趨勢,而要放眼于 2024 年的上升周期。 除了少數受結構性問題干擾的公司以外,大多數亞太半導體公司明年的營收有望年增長 10% 或以上,營業利益率同步改善。

大摩以明年預估獲利來估算,晶圓代工業有望享有 2.2 倍的股價凈值比、14% 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IC 設計業則是 34 倍的市盈率、76% 的每股稅后純益(EPS)成長率。

過去兩周來,大摩看到 AI 用 GPU 及 AI 特殊應用 IC(ASIC)的急單,上修相關臺廠的獲利預估,重申對于臺積電、世芯-KY、創意、京元電子「優于大盤」的投資評等,首選臺積電。 大摩對信驊從劣于大盤調升到「中性」,因 CPU 服務器的云端資本支出雖然疲弱,但只是周期性現象,而非結構因素。

大摩同時調升半導體后段制造商評價,將日月光投控從「中性」調高到「優于大盤」,重申對聯電及智原的「優于大盤」評等,且調升目標價,聯電從 53 元新臺幣調到 55 元,智原從 215 元調到 268 元。 在智能手機方面,大摩建議精選持股,以參與智能手機半導體族群觸底。

不過,大摩對聯發科、硅力-KY 及世界先進則評為「劣于大盤」,持續面臨來自于高通、德儀的結構性競爭,Q3 財報可能不如預期。

SIA:全球芯片銷售連續 3 個月增長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6 日表示,全球 5 月芯片銷售比去年同期下滑 21.1%,降至 407 億美元,但環比增長了 1.7%,為連續第 3 個月增長,成為芯片業景氣觸底的最新跡象。

SIA 執行長紐佛表示,盡管半導體市場相較于 2022 年仍顯疲軟,但全球半導體銷售在 5 月連續 3 個月月比上揚,引發景氣有望在下半年回升的樂觀期望。 這項數據由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匯編,為 3 個月移動均值。

而且,5 月所有地區的半導體銷售環比都在增長,中國大陸增加 3.9%,歐洲攀升 2%,亞太/其它地區增長 1.3%,日本攀增 0.4%,美洲也微增 0.1%。 以年比來看,歐洲上揚 5.9%,日本下滑 5.5%,美洲減少 22.6%,亞太/其它地區減退 23%,中國大陸銳減 29.5%。SIA 運用 WSTS 的預測數據預估,今年全球芯片銷售將下滑 10.3%,但明年將增長 11.9%。

芯片業駛向復蘇

瑞信證券指出,半導體景氣復蘇之余,仍面臨終端需求疲軟和通膨等因素干擾,可說是踩著煞車駛向復蘇,行情反彈至今,后市仍有上行空間。

瑞信表示,各半導體次產業景氣走勢與相關業者預期相符,率先衰退的領域可望先行復蘇。 其中,驅動 IC 低點落在去年第四季度,個人電腦和非蘋 IC 設計谷底應會落在今年首季,云端及服務器零組件則將自今年第二季度初開始落底,以臺積電為主的晶圓代工也將自第二季度起止穩,存儲器景氣也可望于隨后跟上。

就多數 IC 設計業者來看,營收由高點滑落三至五成后,已降至相對低點,之后迎來傳統旺季,有助鋪展未來兩季營運的復蘇之路。

瑞信預期,泛消費性 IC 設計業者營運可望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有所增長; 然而,目前芯片庫存水位仍高,且總體經濟景氣尚在后周期循環,終端需求低迷,抑制業者提前建立庫存需求,使初期的復蘇力道將相對溫和。

就各應用來看,隨超大型規模企業持續調整庫存,云端相關組件如內存、載板、IC 設計等需求有限,需求滑落程度較服務器 ODM 嚴峻; 供應給主流產品的 ABF 已不再緊俏; 內存價格仍低,美光、南亞科等相關業者毛利率持續承壓。

服務器 ODM 出貨修正程度有限,今年以來云端需求僅增長 5%-10%,顯示庫存變化對相關供應鏈的影響程度高于需求修正的沖擊。

就半導體價格來看,晶圓代工和后端供應鏈價格目前維持穩定,IC 設計受晶圓代工價格影響,但已通過控制營運費用維持毛利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