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手機更費電?別慌,UAI 會出手
信息化時代,我們工作、出行、購物、娛樂都越來越依賴于手機。特別是出門在外時,一旦手機顯示電量低,文檔君的心就懸了起來,總覺得缺乏安全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5/446568.htm而 5G 的大帶寬、多天線等特性在提升速率體驗的同時,也導致了基帶芯片和射頻的功耗大幅增加,使得 5G 手機耗電更快,常常一天還未結束,手機電量卻已所剩無幾。
要提升 5G 手機的續航能力,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增大電池容量,但在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前,增大電池容量,手機也會更大更重,與輕薄便攜的目標相背離。
正所謂開源節流,除了通過增大電池容量來提升手機續航能力,5G 在終端節電問題上會如何破局呢?
終端側節電方案
屏幕是手機電量的消耗大戶,手機廠商一方面從降低手機屏幕耗電入手:自動調節屏幕刷新率及“深色模式”,另一方面則是:開啟智能網絡選擇。所謂的智能網絡選擇,就是根據用戶的使用需求隨時切換 5G 和 4G,以此來保證手機的續航。例如:
上述省電策略本質上都是:在沒有大流量業務,比如僅僅查看文字消息時,自動關閉 5G 網絡,使用 4G 網絡傳輸數據,從而讓手機更省電。
但以不使用 5G 網絡來為 5G 終端節電,肯定不是最優解,畢竟辦了更貴的 5G 套餐、買了更貴的 5G 手機,結果告訴我:還是用 4G 吧!不太合適~
那咋辦呢?
實際上,終端節電不僅可以從終端本身入手,基站側對網絡配置的優化同樣有效。
UAI 節電方案
UAI(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用戶設備輔助信息),即終端輔助信息。上報 UAI 是一種準確有效的讓基站獲取終端需求的方法。
UAI 節電方案:終端為了降低自身能耗,將期待的網絡配置上報給基站,幫助基站更好地了解每個終端的實際情況?;緯⒖冀K端的建議調整資源配置,以達到幫助終端省電的目的。
3GPP R15 中就引入了 UAI,用于終端過熱保護。5G 系統功耗大幅增加導致終端容易過熱發燙,當終端檢測到自身過熱時,會主動向基站上報過熱輔助信息,基站會根據輔助信息調整終端配置(例如:降低帶寬),從而避免終端過熱問題。
為了進一步降低終端功耗,3GPP R16 增加了基于節能的 UAI,用于輔助終端節能。終端運行過程中可能由于業務量較小或終端電量受限,希望通過降低配置的方式盡量節約終端電量,于是向基站上報節能輔助信息,基站進行針對性調整,以降低終端能耗。具體過程如下:
基站給終端下發 UE 能力查詢消息。
終端回復基站,告知其支持哪些節能能力。
基站通過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無線資源控制)重配消息為終端配置不同的節能配置。
業務量較小或終端電量受限時,終端向基站上報 UAI,并攜帶推薦的節能配置。
基站根據終端的推薦配置進行針對性調整,為終端節能。
不再需要節能時,終端向基站上報 UAI,通知基站恢復配置。
基站下發 RRC 重配消息恢復終端配置,提高終端業務速率。
節能 UAI 有哪些?如何節能?
在終端上報給基站的 UAI 中,涉及終端能耗的有如下信息。
過熱輔助信息:最大聚合帶寬、最大輔載波個數、最大 MIMO 層數。
節能輔助信息: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連續接收)配置、最大聚合帶寬、最大輔載波個數、最大 MIMO 層數、最小跨時隙調度間隔、RRC 狀態。
各項 UAI 信息節能機制如下:
01、DRX
非連續接收,即終端周期性對 PDCCH 進行檢測和接收,減少終端喚醒時間。
02、最大聚合帶寬
配置小帶寬節能 BWP(Bandwidth Part,部分帶寬),當業務量較小時,切換至較小帶寬 BWP。相比于固定工作在 100 MHz 大帶寬上,切換至小帶寬 BWP,采樣頻率降低,終端功耗也隨之下降。
03、最大輔載波個數
載波聚合場景,Pcell(主小區)和 Scell(輔小區)可同時向終端發送數據,以提升數據傳輸速率,但是在 Scell 沒有數據傳輸的情況下,終端也要持續監測,導致終端功耗增大。因此,業務量低時,可以去激活部分輔載波降低終端功耗。
04、最大 MIMO 層數
調整 MIMO 天線的數目,將不需要使用的天線面板暫時關閉,減少接收數據的天線數目。
05、最小跨時隙調度間隔
跨時隙調度即控制信道 PDCCH 和業務信道 PDSCH 不在相同時隙調度。終端盲檢接收 PDCCH 控制信號后,不立即對 PDSCH 中的業務數據進行解碼,而是在指示的調度間隔后再解碼,以節省無數據傳輸時的解碼功耗。
06、RRC 狀態
指示終端期望進入的節能狀態?;靖鶕K端上報的節能狀態,結合自身策略決策是否釋放終端到 RRC_INACTIVE(去激活)態或 RRC_IDLE(空閑)態。
小知識
5G NR 終端有 3 種 RRC 狀態:CONNECTED、IDLE、INACTIVE。
CONNECTED:連接態,終端和基站、基站和核心網之間都建立了連接,可以隨時傳輸數據,但終端功耗高。
IDLE:空閑態,終端和基站、基站和核心網之間的連接都切斷,終端功耗低,但轉入連接態時延較高。
INACTIVE:去激活態,終端和基站之間連接切斷,基站和核心網之間的連接保留,終端功耗低,如果有業務到來可以快速轉入連接態。
結語
除了 UAI,3GPP 還提供了許多其他終端節能方案,比如 DRX 自適應、最大 MIMO 層自適應等。但這些方案都是基站側主動發起,UAI 的優勢在于:由終端向基站提供其期望的節能配置,可以更貼合終端的實際情況,從而更有效地達到節能目的。
因此,隨著 UAI 節能技術逐漸落地,手機可以根據自身業務和電量情況上報節能 UAI,基站可以根據每臺手機的節能需求針對性調整資源配置為手機節電,我們也不用再擔心 5G 手機更費電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