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5G可用率 較勁新指標
中國臺灣愛立信總經理周大企表示,中國臺灣整體行動數據量大幅成長,2022年12月平均41GB,但5G卻高達71GB,意味著應用服務尤其影音服務的數據流量相當大,2023年5G用戶持續成長,用戶數據量也將跟著增加,5G網絡的「可用率」(也就是何處可以使用5G訊號)變得非常重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301/442819.htm目前中國臺灣市場大約46%的5G用戶有一半時間連接到5G網絡,表示絕大多數用戶仍然鏈接4G網絡進行通訊,因此,周大企認為,5G「可用率」不只是觀感問題,也會是未來電信業彼此較勁的新指標。
至于如何提升網絡可用率?周大企說,不是盲目投入設備投資,最重要是透過重新進行網絡規畫,其次是網絡優化。5G基地臺必須朝足夠網絡容量、以及使用更聰明的方法構建網絡,先決定多少頻譜、要用哪個頻段的頻譜涵蓋5G基地臺,并且針對容量很大的地區例如西門町、信義威秀地區年輕人假日密集的區域,調高基站建設量,并且利用新科技應用讓可用率增加。
周大企強調,4G基地臺相比3G更節能,5G基站又比4G基站節能,因此電信業者應盡早汰停3G轉換5G,另外,4G既有很多設備需要更新成更現代化的5G設備,因為新一代的5G設備使用更節能及更現代化的芯片,且5G第四代又比5G第二代更節省耗能,耗能一節省,推進減碳目標就更容易達成,節能網絡恐怕是未來合并后的三大電信集團或者四大電信商2023年刻不容緩要做的事情。
對于2023年整體電信產業的機會與挑戰,周大企認為,節能減碳這件事,恐怕會變得非常重要,不僅僅從減少電費支出的角度思考,更重要的是,如果電信及其它企業訂出凈零碳排2050目標,現在就得開始從網絡規畫考慮這件事,所以設備現代化就會變得很重要。
NCC于農歷年前審議通過中國臺灣大合并中國臺灣之星、以及遠傳合并亞太電信,盡管「臺臺并」仍存在諸多變量,但無論如何,五家變成四家或者三足鼎立態勢,業者之間的頻譜及網絡勢必展開整合,提供更多的頻譜及更完整的網絡,但也意味著競爭會更激烈,過程中,對于相關供貨商,是機會也是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