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國際視野 > 編輯觀點 > 三季報致股價集體下滑 市場疲軟英特爾帶頭尋新動能

三季報致股價集體下滑 市場疲軟英特爾帶頭尋新動能

作者: 時間:2022-11-06 來源:EEPW 收藏

過去的一周內,眾多公司紛紛公布了自己2022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按自然年),不出意料的是多數企業表現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跡象,因此也導致股價集體走跌,市場前景不被看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11/440081.htm

 

其實,半導體公司表現不佳更多的還是大環境影響,除了能源高漲和局部爭端外,市場需求疲軟是最根本問題。消費電子方面以手機、PC為主的半導體消費大戶紛紛迎來整機廠商砍單潮,而汽車和醫療兩個新興領域也沒有明顯拉動的態勢,存儲器方面更是開始迎來周期性價格大幅下跌的行情。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2022年9月全球半導體銷售同比下降3%,迎來2020年初以來的首次下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經濟前景下行帶來的需求衰退是造成半導體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韓國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同樣在9月,該國半導體產量比去年同期減少 3.5%,較前一個月進一步惡化。目前,韓國國內的芯片庫存增幅仍在上升,9月份達到54.7%。半導體工廠發貨量則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了0.9%。此外,韓國占據很大市場的電視、智能手機市場也面臨著嚴峻的需求“寒潮”。今年,全球電視出貨量預計將創下10年來最低,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創下8年來最低。

 

在企業方面,市場重點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巨頭率先表現出對未來前景的不樂觀,比如、美光、三星、等企業。砍單潮最直接的手機市場方面,市占率第一的聯發科CEO蔡力行表示,雖然手機市場總是有起有落,但當前遭遇的需求急劇下降可能是過去10年來從未見過的逆風,無論發展中地區還是發達地區都面臨著經濟下行壓力。 CEO Pat Gelsinger 則表示:需求減少的影響超出預期,正在波及(電子產品的)整個供應鏈;不確定性將持續到明年,短期很難好轉。日本存儲芯片巨頭鎧俠副董事長 Lorenzo Flores 在近日警告稱,與全球供應鏈脫鉤將 “非常復雜、昂貴且耗時”,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有可能加劇市場急劇下滑。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半導體情報(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的分析模型,全球經濟增長每3個百分點的減速,就將導致半導體市場增長下降16個百分點。該機構還表示,如果全球經濟衰退程度不超過當前預期,那么半導體市場應該會在2023年下半年出現溫和復蘇。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衰退并未出現在芯片業的所有領域。數據顯示,雖然個人電腦(PC)市場需求出現了明顯的疲軟,但用于汽車的芯片需求尚未減弱,依然對行業景氣形成一定支撐。市場研究機構也已發出預警,半導體情報日前預測,2023年全球芯片市場將收縮6%;另一市場分析機構未來視野的分析師馬爾科姆·佩恩則預測,來年芯片市場需求將下滑22%。

 

在財務報表方面,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20%,凈利潤同比下降85%,不過有一個可能是不幸中的好消息,那就是因為存儲器價格下跌明顯,英特爾營收出現了罕見的大幅下滑,但今年年底的半導體年終排名上,英特爾可能奪回年度第一的寶座。去年的半導體老大三星電子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達76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7%;利潤達10.8萬億韓元(1韓元約合0.005112元人民幣),同比大跌31.7%。據悉,這是近3年來三星電子的利潤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另一韓國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發布的業績報告則更為慘淡,受全球內存芯片市場下行的影響,SK海力士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為1.6556萬億韓元,同比劇減60.3%,低于市場預期。SK海力士在當天的財報中稱,經營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內存芯片產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行情惡化。存儲芯片巨頭美光2022財年公布的第四財季財報也不盡如人意。該財季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約20%;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45%公司市值近期遭遇腰斬,從財報來看,三季度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的兩大支柱業務游戲與數據中心大幅下滑。游戲和數據中心營收占英偉達收入超過90%。而最近財報顯示,其游戲顯卡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了33%。

 

當然在一片哀鳴聲中,也不是沒有表現出色的半導體企業。從臺積電三季度財報數據上看,臺積電三季度營收達到6131.4億新臺幣(約合138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9%。其中凈利潤表現亮眼,達到2808.7億元新臺幣(約634.77億元人民幣),同比暴漲79.7%。從數據可以發現,本季度臺積電營收和利潤都達到了新高,特別是凈利潤率,都達到了45.8%,這樣的賺錢數據就連蘋果看了都會眼饞。這種超高的凈利潤率來自于一個年營收近800億美元的企業,堪稱是資本投資界的奇跡。當年Linear依靠在12億美元營收前提下拿到46%凈利率獲得NASDAQ最會賺錢的公司稱號,現在臺積電的年凈利潤可能高達350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除了三星和英特爾之外,沒有第三個芯片公司的年營收能夠達到350億美元。

圖片.png

(圖片來源:臺積電官方網站)

即便如此靚麗的財務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日收盤,臺積電股價為61.58美元/股,市值較高位跌去一大半。今年年初,臺積電股價曾一度超142美元/股,市值超過了7200多億美元,入圍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媲美英偉達。究其原因,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低迷和寒氣,傳遞到了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臺積電身上。10月,臺積電收到最多的,就是來自蘋果、高通、英偉達、聯發科等客戶的砍單。媒體報道,聯發科砍單了20%,蘋果高端芯片A15、A16的砍單比例更是高達4~5成。面對客戶們的砍單,臺積電甚至鼓勵員工休假、關閉4臺EUV光刻機減少產量。臺積電管理層還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了對未來的擔憂:2023年整個半導體行業可能會下滑,“臺積電也不能幸免”。公司收緊了今年的資本支出,下調約10%,維持在360億美元。

不過即便如此,臺積電和一眾半導體制造企業還是在過去兩年的缺芯潮中大賺一筆,整個芯片代工行業(僅以上市公司財報為準)在2020-2021年的總體凈利潤接近500億美元,而2019年僅為310億美元。許多常年維持在凈利潤虧損邊緣的代工廠罕見錄得高達20%的凈利潤。這一點也讓英特爾堅定了其進入代工市場的決心。

 

在英特爾2022第三季度財報中,與大眾用戶關系最為緊密的客戶端計算事業部(CCG)第三季度營收為 81 億美元,雖然同比下降 17%,但相比第二季度增長5%,主要原因在于更高的ASP和更好的產品組合。這或許意味著 CCG 業務已經有回暖跡象,同時也意味著英特爾在 PC 市場份額上減少的趨勢正在被緩解。另一個業績大幅下滑的是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事業部DCAI,這部分業績下滑高達27%,因為CCG和DCAI加起來的營收占比超過80%,這兩方面直接拖累了英特爾的總體表現。不過,另外四個部門雖然整體營收規模不大,但都實現了不錯的業績增長,新成立不久的網絡與邊緣事業部NEX取得14%業績增長,而加速計算和圖形事業部AXG有8%的增長,已經獨立上市的Mobileye增長高達38%,而代工業務則是有2%的業務提升。

1667746078877303.png

 

針對三季度財報的表現,英特爾公司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指出,“盡管經濟形勢正在下滑,我們在本季度仍實現了穩健的業績,并在產品和制程的執行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為了應對商業周期影響,我們正在積極地縮減成本,推動整個業務效能的提升,以加速轉動我們的 IDM2.0 飛輪,朝著數字化的未來邁進。”對于英特爾而言,IDM2.0 戰略是應對行業變局的重要一環。它是英特爾內部工廠網絡、第三方產能和英特爾代工服務的強強聯合。在全球半導體芯片產能不足、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英特爾 IDM2.0 有望幫助行業舒緩產能壓力、豐富產品品類。因此,加快推進 IDM2.0 戰略落地和實施,是英特爾在滿足自身產能的同時,幫助其在代工業務上尋求更大空間拓展的撒手锏,它將為英特爾和整個芯片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按照英特爾的計劃,在未來四到五年內將推進 5 個制程節點,從 Inel 到 Intel 4 再到未來的 Intel 3、Intel 20A 以及 Intel 18A 制程工藝,并在四年內通過不同技術手段實現兩位數的每瓦性能提升。不過,由于之前英特爾在14nm向10nm邁進時出現諸多問題,明顯落后于競爭對手臺積電和三星近1代工藝節點,英特爾如何能在未來5年跨越5個工藝節點,還是需要大家保持冷靜觀望的態度。

 

不管如何,英特爾已經開始重視半導體制造帶來的新市場機遇,證明大家重新開始認可資本支出帶來的半導體優勢才是最能經受市場沖擊的,只不過英特爾還有工藝可以投資,那些堅持fab-lite甚至fabless的企業,又該如何抵御半導體整體下滑帶來的資本風險呢?同時又該如何在這產能局部緊張的大環境下,跟代工廠更好地合作保障自己的成本優勢呢?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