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和臺達電子利用雙向充電技術讓電動汽車化身儲能設備和家庭應急備用電源
炎炎夏日,太陽能發電在能源組合中的占比創下新高。但是,在陰雨天沒有太陽的時候該怎么辦?破局之道就是通過雙向充電技術,將來自光伏系統的太陽能發電儲存在電動汽車和家用電池中,并在晚間或者任何需要的時候返充電回家庭電網,為家用電器供電。這既保護了環境,節省了成本,也進一步鼓勵了消費者改用零排放的電動汽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8/436931.htm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和總部位于臺灣的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臺達電子開發出了雙向逆變器,即一個由太陽能發電、儲能和電動汽車(EV)充電組成的三合一混合系統。借助該雙向逆變器,不僅可以為電動汽車充電,還可以將電動汽車作為儲能設備或家庭應急備用電源。目前,配備該系統的汽車越來越多。未來,雙向能量傳輸技術還可用于開發新的車輛到家庭(V2H)和車輛到電網(V2G)解決方案。
雙向充電技術
英飛凌科技工業功率控制事業部總裁Peter Wawer表示:“為了持續推動低碳化進程,我們必須對電動汽車做通盤考量和整體規劃,涵蓋的范圍包括從綠色發電到穩定、高效的電網基礎設施,再到儲能和用電。通過我們的雙向充電解決方案,用戶不僅可以在家中利用太陽能以較低的成本給電動汽車進行充電,還可以將電動汽車作為儲能設備。”
普通家庭平均每天的用電量為10-15 kWh。電動汽車的車載電池在充滿電后的電池容量為30 kWh至100 kWh,理論上可以作為應急電源解決方案使用數天。一方面,可以讓房主獲得廉價的電力;另一方面,也讓房主在住宅供電方面擁有更多的自主性。
這款由臺達提供的新系統允許通過的最大連續電流為34 A,峰值效率可以超過97.5%。為了提高功率密度,臺達采用了英飛凌高能效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與硅基半導體相比,碳化硅化合物材料在電能轉換過程中可減少約一半的能量損耗。同時,充電樁的尺寸可縮小約30%。憑借碳化硅技術,光伏系統將變得更加強大,快速充電樁和壁掛式充電樁的充電時間將變得更短,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也將提高5%至10%。
真正實現綠色出行
到本世紀二十年代末,所有新登記的車輛中預計有一半以上將是純電動汽車或者混合動力汽車。只有在汽車和能源領域均實現碳中和時,才能真正實現綠色出行,因此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成為了關鍵所在。不過,必須使用儲能系統來平抑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以起到穩定電網的作用。
英飛凌的半導體是實現綠色出行的重要驅動力。作為電力電子領域首屈一指的企業,英飛凌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及綠色電力的高效存儲和利用。而作為全球領先的車用半導體廠商,英飛凌是電動汽車市場的先行者和開拓者。2021年生產的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中,幾乎每兩輛中就有一輛在逆變器中使用了英飛凌的半導體器件。英飛凌的功率半導體正在為充電樁領域樹立新標桿:意大利公司alpitronic的50 kW 超級充電樁是首款可以同時為兩輛汽車充電的壁掛式充電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