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二進制量子計算機問世:超越“0”和“1”
7月2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近日,來自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實驗物理系托馬斯·蒙茲團隊實現了一種新型的量子計算機,它成功突破了二進制的計算模式,可使用所謂的“量子數字”執行任意計算,從而以更少的量子粒子釋放更多的計算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7/436616.htm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學》雜志上。
計算機使用0和1,也就是二進制信息進行運算,“然而,量子計算機的構建模塊不僅僅是0和1”,因斯布魯克大學實驗物理學家馬丁·林保爾解釋稱,“將它們限制為二進制系統會阻礙這些設備發揮真正潛力。”
據了解,量子計算機與傳統計算機有著本質的不同,比如在因斯布魯克量子計算機中,信息存儲在單個捕獲的鈣原子中。這些原子中的每一個天然有8種不同的狀態,通常只有其中兩種用于存儲信息。
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現有的量子計算機都可訪問更多的量子狀態,因此新開發的量子計算機,可使用鈣原子中多達7種狀態來充分利用這些原子的潛力,并且不會降低計算機的可靠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