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字持續增長,IDC發布《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現狀報告,2022》
現今,數字化不再是大企業發展的話題,也促使著中小企業數字化進程的加快,尤其是一些新型的中小企業憑借靈活的經營模式,將數字技術完全嵌入到業務中,并延展到相關生態系統內,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市場正在逐步釋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7/436416.htm中小企業數量持續增長
中小企業是我國市場的主體,是國民經濟平穩發展、保就業、促民生至關重要的一環。國家十分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企業融資、降費減稅、優化服務、搭建技術研發平臺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給中小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截止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4,881萬家,比上年增長8.5%,其中專業服務和批發零售領域的中小企業數量增長最快。中小企業(不含10人以下企業)的行業分布并不均衡,超過70%的中小企業分布于專業服務業(含互聯網和科技服務)、物流批發、零售和制造業,在電信、金融、教育、交通、公共事業的中小企業數量不足10%。同時,中小企業地域分布也不均勻,主要以東南沿海地區為主,其中江浙滬包郵區的中小企業(上海、江蘇,浙江)占比第一。
中小企業規模雖小,但風險高
目前中小企業仍以微型(0-9人)企業為主,占比超79%。小型和中型企業約為1,003萬家。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發展周期較短,尤其是微型企業,通常以3年作為發展周期進行業務規劃。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業務問題,包括:
● 需求變化快
市場快速變化,企業過往經驗和思路很難跟上新的消費和經營觀念,缺少捕捉客戶需求的有效方法和途徑,面對來自市場競爭和客戶需求不斷變化的雙重挑戰。
● 成本上升
企業規模小、缺乏議價能力,生產成本(如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造成生產成本持續上升。
● 人才短缺
人員流動性大、難以留住人才,人力培養、留存成本加劇,缺少熟悉新興技術的相關人才。
● 受政策和行業影響大
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受外部環境影響大,缺少對行業和相關政策的了解以及預判,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變高。
中小企業數字化進程
當前,中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程度仍處于較低水平,ICT總支出占中國企業ICT總支出的比例約為30%。根據IDC的調查,約三分之二的中小企業認為數字化對公司非常/比較重要。當前階段,數字技術為中小企業帶來了辦公效率的提升,同時對業務模式的轉變也起到促進作用。但在實際數字化過程中SMB也遇到了諸如缺少成功案例、不具備IT基礎架構能力等問題。
中小企業的未來
IDC定義未來中小企業是一個生態系統和技術領先的組織,能夠擴大其生存和市場適應能力,以推動生產力和競爭力和業務的持續增長。未來發展較好的中小企業一定是數據驅動、以客戶為中心、高度自動化并通過不斷實踐和快速迭代的方法實現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新型組織。IDC為未來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5個維度的指導,包括:

IDC中國研究總監李連風指出:“中小企業IT市場持續增長,技術廠商可適當調整市場策略,關注并發展中小企業市場。由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市場分散,企業發展不均衡,廠商需要優先關注數字化領先的中小企業。對于數字化較為落后的中小企業,需要關注其基礎IT能力的發展。廠商可依據不同數字化能力企業的需求,布局自己在中小企業市場的產品和服務能力。“
IDC《2022年中國中小企業數字化戰略系列研究報告》主要關注中國500人以下的企業市場動態和ICT采購行為,深入了解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現狀和不同細分群體的需求差異。該系列研究提供了中國中小企業的在采購不同IT技術應用時的流程和標準,包括硬件,軟件,安全,云應用等相關技術,為中小企業在數字優先的成長過程中提供發展路徑和應用指導,同時幫助為中小企業提供科技產品和服務的廠商提供市場進入的基礎數據、信息以及市場策略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