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市場指南
人工智能(AI)軟件是中國企業投資和關注的重點。中國的AI軟件市場在持續快速增長,競爭非常激烈。AI軟件企業使用一種或多種AI技術(見圖1),幫助企業解讀事件、完成決策支持和自動化,以及采取相應行動。這些廠商的解決方案,可以解決AI價值鏈部分或整個生命周期的需求,包括構思、用例發現、數據收集、數據增強、AI開發,以及AI部署、監控和校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7/435922.htm
圖1:Gartner人工智能技術框架
從圖2可見,中國AI軟件市場的未來受到三種關鍵力量的影響:
· 相關法規
· 本地化
· 企業需求
圖2:影響中國AI軟件市場未來的三種關鍵力量
相關法規會推動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AI已成為中國的一項國家戰略,其目的在于促進經濟發展、增強社會治理。考慮到監管環境,做好數據隱私、AI倫理和可解釋型AI是成功的要點。相關法規也會推動整個AI行業的變化,使其以可持續、更健康的方式發展。
中國政府制定的一項指導方針指出,數據是繼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之后的第五生產要素。為支持國家層面的AI發展計劃,數據和分析領導者需要優先改善數據交換、數據質量和數據治理,加快培育數據市場。對專注于數據集成、數據標注和注記的廠商而言,這一指導方針意味著AI價值鏈上會產生更多的機會。
2022年2月正式啟動的東數西算工程,會大幅提升算力的使用效率,滿足AI的發展需求。
“本地化”需求會推動AI軟件市場的差異化
多種細分業務應用開始嵌入AI功能,導致市場中發展出兩類智能應用。其中,一類智能應用來自于國內傳統軟件廠商,這些廠商會受益于本地化。另一類智能應用,來自于專注特定領域或垂直行業的廠商。隨著使用軟件本地化程度的提高,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客戶使用上述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在各垂直行業中會逐漸成熟。
多樣化企業需求會催生出更豐富的AI交付方式
在數字化轉型中,企業機構逐漸成熟,需要借助更多的數據和背景信息來做出有益的成果驅動決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機構,希望AI投入能快速創造價值。業務環境日益復雜,意味著中國企業機構需要使用多種傳統和先進AI技術,調整決策流程、獲取競爭優勢。
中國的AI軟件市場增長迅速、競爭激烈
中國的AI軟件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Gartner預測,該市場未來五年營收將從47.67億美元增長到138.5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28%。
中國的AI軟件市場中有3,000余家廠商,其中大部分屬于AI多面手型廠商,可向客戶獨立提供自然語言處理(NLP)、計算機視覺(CV)和機器學習(ML)技術。這些廠商提供端到端個性化增強服務、咨詢服務和運營服務,解決客戶的具體業務問題。隨著市場的持續擴張,中國AI軟件公司的數量也會增長。
市場主體從AI多面手轉變為AI技術專業軟件提供商
圖3展示了中國AI軟件市場的變化趨勢:該市場供應商以往面向通用需求,現在逐漸轉變為面向細分需求。
圖3:中國AI軟件市場變化趨勢
數據和分析領導者需要將熱炒的“AI中臺”概念轉化為策略性解決方案
目前而言,AI價值的發揮,大多源自一次性的點對點解決方案。在2022年CIO和技術高管調研中,只有4%的中國受訪者部署了MLOps。
中臺的熱度很高,不同廠商在營銷中使用的定義五花八門。“AI中臺”即是很多解決方案推銷中產生的概念。中國的數據和分析領導者需要以清醒的眼光看待AI中臺,在實驗和運營中專注于可復用的AI工件,包括數據、模型和實施管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