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計劃放緩VR/頭戴式設備業務 今年出貨量預減25-35%
知名科技分析師郭明錤發布Twitter稱由于Meta減少硬件投資和經濟衰退風險,預測2022年Meta VR/頭戴式設備出貨量下調25-35%(此前預測40%),訂單減少主要在2022年下半年,從原有預期1000-1100萬臺下調至700-800萬臺。此外,Meta還推遲了所有原定2024年后的AR/MR項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6/435476.htmMeta在2014年收購了Oculus,知道設備對自己的元宇宙計劃很關鍵,希望在蘋果、微軟和谷歌等其他公司開始推出替代產品之前占據主導地位。
Meta作為元宇宙的“先鋒”,相關設備出貨量下調的消息無疑具有風向標作用,該消息一出其A股產業鏈公司也應聲下跌。昨日早盤,歌爾股份盤中閃崩跌停,截至A股收盤,歌爾股份股價為34.09元,總市值1165億元。
歌爾目前占據全球中高端虛擬現實頭顯70%的市場份額。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7月,歌爾拿下Facebook(Meta前身)旗下公司Oculus新一代VR設備的獨供大單,預計2020年訂單量為100-200萬臺,總收入可達50億元。此前,歌爾就已擔任Oculus高端VR產品Rift的獨家生產商。
1
在22第一季度,VR銷量首次突破千萬大關,被業內認為是行業爆發的重要拐點。然而,根據郭明錤預測,如若Oculus出貨量下修至700-800萬臺,則同比去年的銷量情況則是下滑趨勢(去年銷量約870萬臺)。
Oculus的全市場份額達到八成,對于全球出貨量可謂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八成的市占率如果下調25-35%的出貨量,那么原本行業高增長的觀點則會被打破。此外,Meta還延遲了2024年之后的新項目,這個預期差進而引發資本資本對于行業的技術迭代和發展前景也存在一定的擔憂。
Oculus Quest 2上市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潛在消費群體在這段時間都已經覆蓋的差不多了,而當下還沒有一款新產品能夠帶來新體驗,從而激發消費者購買需求。對于市場備受期待的蘋果MR、Quest 3都紛紛宣布延期發布,也必然會影響消費者的熱情。
此前郭明錤還預測了Meta的高端頭顯Quest 2 Pro的配置,稱該頭顯支持VR和AR,采用mini-LED顯示屏和2P Pancake短焦透鏡,以明顯改善視覺效果。采用約16個攝像頭(10個用于頭顯和6個用于兩個手柄)。
Quest 2 Pro搭載高通的XR2處理器,支持眼球追蹤、面部表情識別和3D感應,價格為799美元(約5345元人民幣)或更高。將于今年第三季度量產,下半年的出貨量將達到約200萬臺。
高配版Quest 2 Pro市場表現可能不會很理想,尤其是價格較Quest 2的299美金超高性價比來看,售價高出很多。特別是在消費者需求低迷的時期中,更高的價格很難帶來超預期的銷量表現。
2
2021年作為VR快速增長的時間年份,新VR用戶增長率為11%,不重復游戲VR增長量達到22%。全球日活人數達到6900萬人,月活為1.32億,每月新增購買者達到3210萬人,玩家消費比2020年增長27%。
根據Steam VR平臺的數據追蹤,截止最新數據5月份VR用戶月活占比來看,較4月環比較上半年低迷的走勢來看,略增長1.35%,市場占比達到3.24%,去年同期為2.31%。而2022年來看,時間幾乎過半,但是今年上半年整體市場增長都不及去年。
值得關注的是,Oculus 2的用戶數幾乎已經停滯增長,本月占比47.99%,雖然是自2021年2月份首次引領市場后的新高,但是環比增長僅有0.01%,增長動力已經出現不足。
3
此外,當地時間周二,Meta、微軟和英偉達等科技巨頭成立了一個元宇宙標準組織 —— 元宇宙標準論壇(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除了Meta、微軟和英偉達外,該組織的創始成員還包括W3C、Epic Games、高通、索尼、Adobe、Unity以及Lamina1等。
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明顯缺席,其中包括蘋果、Niantic、Roblox和Snapchat等公司,它們也在開發面向消費者的“元宇宙”產品。此外,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等新興的元宇宙平臺也同樣缺席。
據外媒報道,元宇宙標準論壇是一個專注于支持元宇宙發展的新聯盟,是可以免費加入的。作為其職責的一部分,該組織將為元宇宙概念建立一致的術語。
據悉,英偉達高管尼爾·特雷維特(Neil Trevett)擔任該論壇的主席。他表示,該論壇旨在促進各種標準組織及企業之間的溝通,以在元宇宙中實現“現實世界的互通性”。
雖然元宇宙仍處于發展的相對早期階段,但它已經成為科技行業幾家最大公司的主要關注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