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專題 > 一文帶你搞懂USB-A/USB-C,還有USB3.0,它們的區別在哪?

一文帶你搞懂USB-A/USB-C,還有USB3.0,它們的區別在哪?

作者: 時間:2022-04-27 來源:搜狐科技 收藏

  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USB接口,你能分清楚它們的區別嗎?很多人習慣叫蘋果口、華為口,實際上這種叫法并不準確。前幾年的華為手機和最新款的華為手機在接口上是不能通用的,所以用手機品牌來給接口命名也會出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204/433568.htm

  雖然USB接口命名有點復雜,不過也并不難記,我們常用的也就那幾個而已,用更規范地命名也更利于我們去正確地使用電子產品。

USB的發展歷程

  了解一些USB的發展歷史可以更輕松地識別USB規范,如果覺得這部分比較復雜可以直接跳轉到下一部分,從接口形態開始區分。

  所有的USB版本都是由USB-IF組織制定的,最初是由微軟和英特爾倡導發起。經歷過國產山寨手機時期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以前每款手機的接口都不一樣,USB的崛起讓很多傳輸接口有了統一的規范,更加方便用戶使用。

  1995年USB-IF推出第一代USB接口,由于自身問題太多,很快就被淘汰了。

  2000年就推出了USB 2.0,理論傳輸速度翻了40倍。

  2008年推出USB 3.0,速度再翻10倍。

  2013年推出USB 3.1,速度再翻1倍。

  2019年推出USB 4,速度再翻1倍。

  其實,在USB 3.1之后,還有USB 3.2,USB 3.2Gen 1以及USB 3.2Gen2x1、USB 3.2Gen2x2這種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命名方式,下面給大家一張圖方便區分。

USB接口的形態區分

  接下來就來講一下如何區分市面上各種產品的接口名稱,上面那些規范可能看起來有點暈,這部分就比較簡單粗暴了,看一遍就能記住。

  還是通過一張圖來認識各接口的形態,注意,這里說的是形態,和上面所講的USB命名方式沒有關系。

  圖中有6條數據線的接口,我們比較常用的就是中間的USB-C和右邊的Mirco-USB、,還漏掉了蘋果的lightning接口(如下圖),也叫閃電接口,這個會弄錯的人比較少。

  現在手機中比較流行的就是USB-C接口,它的全稱叫USB ,所以也有人叫接口,可以簡稱為C口。它的特點是接口形態較圓潤,上下寬度統一,由于針腳排列整齊,可以盲插。

  在臺式機上見的很多的是接口,它的全稱叫USB Type-A,也可以簡稱為A口。它的特點是接口形態方正,上下寬度統一,但因為針腳只排列在一邊,所以不能盲插。

  至于Micro-USB接口,在第一批智能機出現的時候采用的就是這個接口,它的特點是接口形態上圓下平,過于扁平,使用過程有諸多不便,一段時間后就被C口取代了。

  在Mirco-USB之前還有個mini-USB也曾經流行過,在一些老式功能機、MP3、MP4等設備上可以見到。

形態+協議組成最終的命名規范

  現在我們來舉例,比如蘋果的這款MacBook Air,它的這個接口應該怎么說才對?正確答案應該是“帶有雷電3和USB4協議的USB 接口”。

  看起來命名很長,實際上我們一般只記得接口形態就夠了,至于它所支持的USB協議,一般會在產品詳情里、數據線上都有標注。

  USB的推進對于我們廣大消費者來說,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便利和更好的體驗。再舉個例子,綠聯推出的這款USB4擴展塢,可以通過1個USB4接口擴展出1個HDMI接口、2個USB-C接口和2個接口,總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0Gbps。還可以在輸出8K視頻信號的同時通過A口和C口傳輸數據,放在以前的技術上是做不到的。

  不過現在仍然存在很多接口不統一的情況,希望USB的推進能夠快點實現統一,給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通過這些規范的認識,相信你們下次在遇到如何分辨接口的時候就不會搞錯了,也能正確使用對應的產品。



關鍵詞: Type-C USB-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