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SA接入過程研究*
*基金:電子測量儀器技術蚌埠市技術創新中心項目(5G終端模擬測試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112/430113.htm作者簡介:王嘉嘉(1984—),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移動通信測試儀表開發。E-mail:251799120@qq.com。
吳磊(1991—),楊傳偉(1987—),男,工程師,主要從事移動通信測試儀表開發。
0 引言
隨著5G 的逐步商用,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 移動通信網絡,作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5G 建設將加速持續推進。本文以現網Option3X 模式為基礎,結合實際信令消息,對NSA 模式下的接入過程進行深入研究。
1 5G組網方式
根據3GPP 的規劃,5G 系統網絡架構有非獨立組網(non-standalone,NSA)和獨立組網(standalone,SA)兩種部署方式??紤]到現有實際情況并盡快實現5G 的商用,國內三大運營商初期以NSA 為主,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實現5G 性能,有效分擔現有LTE 的高話務區域,NSA 組網中主要選用Option3 系列中的Option3X模式[1]。由于Option3X 架構是4G LTE 和5G NR 的雙連接,且4G LTE 為錨點,屬于EN-DC 的一種,如圖1 所示。
其中,NSA 終端控制面錨定在LTE 小區, 包括SRB0、SRB1 和SRB2;NR 小區控制面信令通過LTE錨點小區轉發給終端,當NR 小區建立SRB3 時,SRB3可以用來發送不涉及LTE 小區的NR 側RRC 重配、重配完成、測量報告消息。用戶面主要承載在NR 小區,NR 小區作為分流節點可將數據分流至LTE 小區轉發給終端。
圖1 NSA Option3X組網方式
2 承載類型
EN-DC 組網模式下,存在三種承載類型,分別是MCG承載、SCG承載和split 承載[2],從終端的角度來看,如圖2 所示。
圖2 EN-DC模式下的承載架構
Design & Application 通信與網絡MCG 承載,即數據只在主站上傳輸。SCG 承載,即數據只在輔站上傳輸。Split 承載,又分為MCG Split承載和SCG Split 承載。MCG Split 承載,即數據經主站空口分流至輔站;SCG Split 承載,即數據經輔站空口分流至主站。
在Option3X 架構中,數據分流錨點在NR 小區,支持用戶面數據通過NR 小區分流部分到LTE 小區上承載,其余繼續在NR 小區上承載,即SCG Split 承載,即數據在NR 小區的PDCP 層進行分流,分別分往NR小區的RLC 層和LTE 小區的RLC 層,UE 接收數據后在PDCP 層進行聚合。
3 5G NSA接入過程
5G NSA 接入過程與4G LTE 接入過程[3]相似,也包括系統消息廣播、隨機接入、附著、鑒權、安全、UE 能力查詢等過程。本文以現網Sption3X 模式為基礎,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介紹5G NSA 接入過程與4G LTE的不同。
3.1 系統消息廣播
NSA 網絡與4G 網絡系統消息廣播流程相似,包括主信息塊MIB 和系統信息塊SIB。與4G 網絡不同的是,在SIB2 中增加了NSA 相關參數upperLayerIndication-r15(如圖3 所示),能夠用于NSA 小區能力指示,當NSA 終端接收到基站下發的SIB2 中攜帶該高層指示參數時,則顯示5G 標識。
圖3 小區5G能力指示字段
3.2 終端能力上報
4G 網絡通常只有一次UE 能力查詢,基站會向終端查詢eutra、utra、geran-cs、geran-ps 和cdma2000-1XRTT 能力,終端會上報對應的4G、3G 和2G 能力。NSA 網絡與4G 網絡不同,基站會向終端發起2 次或3次(與基站廠家實現有關)UE 能力查詢。第1 次UE能力查詢與4G 網絡相似,基站向終端查詢4G、3G 和2G 能力(如圖4 所示),但NSA 終端在上報eutra 能力[4]時,會攜帶en-DC-r15 和bandNR-r15 字段(如圖5 所示),表示支持NSA 能力和支持的5G NR 頻段。第2 次(和第3 次)UE 能力查詢,基站向終端查詢eutra-nr 和nr 能力(如圖6 所示)[5]。在終端上報的eutra-nr 能力中會攜帶UE-MRDC-Capability 字段,指示支持的4G 和5G 雙連接band 組合(如圖7 所示);在UE-NR-Capability 能力中會攜帶接入協議版本、各層協議能力、支持頻段和載波聚合能力等。
圖4 4G、3G、2G UE能力查詢
圖5 NSA支持能力字段
圖6 5G UE能力查詢
圖7 EN-DC支持頻段組合
3.3 測量
在終端上報支持NSA 能力后,基站會通過RRC 連接重配消息下發LTE 小區測量控制的同時,攜帶NR小區的測量控制,包括NR 頻點、測量周期和偏移、SCS、測量頻段、測量事件B1 和相關門限等參數,如圖8、圖9 所示。
圖8 測量對象字段
圖9 測量事件字段
終端接收到測量控制后啟動測量,當發現滿足條件的NR 小區后,上報B1 測量報告,攜帶MeasResultCellNR-r15 字段,包含NR 小區的PCI 和RSRP,如圖10 所示。
圖10 測量報告
3.4 NR小區添加
在終端上報滿足B1 事件的NR 小區信息后,基站通過RRC 連接重配消息下發NR 小區添加信息,攜帶的SpCellConfig 字段[5],包含NR小區PCI、SSB 頻率、頻段、PointA 頻率、SCS、帶寬,以及initialDownlinkBWP、initialUplinkBWP 等參數,如圖11 所示。
圖11 NR小區添加信息字段
3.5 承載建立
終端在LTE 錨點小區上接收到的RRC 連接重配消息中,攜帶DRB-ToAddMod 字段,其中包括eps-BearerIdentity 和drb-Identity。當終端通過LTE 錨點小區接收到的NR 側消息中,攜帶的eps-BearerIdentity 和drb-Identity 與LTE 側一致時,說明此時建立的為Split承載,如圖12、圖13 所示。
圖12 LTE側DRB信息字段
圖13 NR側DRB信息字段
3.6 NR小區隨機接入
終端接收到的添加NR 小區的RRC 連接重配消息攜帶cfra 字段[5]時,指示NR 小區側的隨機接入為非競爭隨機接入,包含隨機接入前導碼索引等參數,如圖14所示。終端采用指定的前導碼索引,在分配的RACH資源上發送前導碼,并接收隨機接入響應,完成NR 小區上的隨機接入,同時也完成了NSA 接入過程。
圖14 NR側隨機接入cfra字段
4 結束語
本文首先介紹了5G 網絡組網方式和承載類型;然后以現網Option3X 模式為基礎,結合實際信令消息,詳細分析了5G NSA 接入過程與4G LTE 的不同,為后續5G 技術研究、網絡建設和優化等工作提供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暉暉.NSA組網下2G/3G/4G/5G系統協同策略的研究[J].移動通信,2020,44(10):19-24.
[2]3GPP TS 37.340 V15.12.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and NR;Multi-connectivity;Stage 2[S].2021.
[3]王嘉嘉,邵玉成.LTE系統附著過程研究[J].電子產品世界,2013.2:30-32.
[4]3GPP TS 36.331 V15.13.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 a d i o A c c e s s ( E - U T R A ) ; R a d i o R e s o u r c e C o n t r o l (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S].2021.
[ 5 ] 3 G P P TS 3 8 . 3 3 1 V1 5 . 1 3 . 0 N R ; R a d i o Res o u r c 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S].(2021-03).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雜志2021年11月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