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拓訊達——專注于射頻通訊的黃金機遇
隨著無線技術的爆發,射頻芯片的市場前景逐年攀升,專注于射頻通訊領域的芯片設計的高拓訊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現在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期,公司的Wi-Fi芯片和電視硅調諧器芯片作為國內主要的供應商之一,市場占有率逐年擴大。高拓訊達技術銷售總監李楠介紹,未來公司會專注于這2個產品線,豐富產品類型,進一步提升技術優勢和產品性價比,擴大市場份額,替代國外的同類芯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108/427313.htm談及目前的中國IC產業現狀,李楠認為,由于中美關系緊張,中國企業被美國制裁以及中國政府對于半導體行業的重視,中國的IC設計產業這幾年迎來了蓬勃的發展,不斷有新的IC設計公司涌現。不過行業發展有一些過熱,人才和公司技術儲備無法跟上,導致產品同質化,低端產品扎堆的現象,不利于IC設計產業的進一步成長。
而這種市場現狀對高拓訊達最大的機遇是國內客戶更傾向嘗試本土IC的產品,給本土IC的成長創造了更多機會。最大的挑戰是產品質量的把控以及供貨問題,從2020年Q4開始,半導體行業供應鏈產能更不上市場需求的問題非常嚴重,到2021年Q2至今問題更加嚴重,仍舊沒有好轉的跡象,所有公司都面臨供貨不足,上游價格暴漲的問題,本土IC企業和客戶價格談判更艱難,利潤被上游漲價侵蝕。李楠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介紹,在公司產品推出之前,國內客戶主要是使用美系和臺系公司的產品,高拓訊達的產品確實借力了國產可替代的機遇。過去客戶更傾向于選擇市場份額大,產品線豐富,知名度高的國外產品,雖然高拓訊達的同類產品性能指標并不比國外產品差,價格還便宜,但是往往只有對價格更敏感的中小型公司愿意嘗試使用。不過從2年前開始,國內客戶開始向本土IC企業傾斜,愿意嘗試本土IC企業生產的產品,給了高拓訊達更多的機會。
即使市場提供了充足的國產可替代機遇,高拓訊達銷售總監李楠并不是盲目的樂觀,他認為中國IC產業的主要問題是本土IC設計企業體量太小,產品單一,抗風險能力差。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力,技術資源的整合,也就是公司之間的并購。國內公司大多不愿意并購整合資源,而是喜歡挖人,對于整個行業的成長非常不利。國外IC設計企業都是大兵團作戰,比如MTK整合了臺灣的大部分IC設計企業,競爭力極強,IC設計領域是一個強者恒強,頭部一兩家公司占據大部分利潤的行業。數年前國資挑頭,進行了幾個知名IC設計公司的并購,可惜最終都不太成功,有一點急功近利。應該引導資本市場的發展,讓企業更快地成長,更多優秀的企業整合資源,才能和跨國IC設計公司競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