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多家車企被迫減產,全球芯片為何如此短缺?

多家車企被迫減產,全球芯片為何如此短缺?

作者: 時間:2021-03-2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3月26日,由于半導體短缺,決定從3月29日起暫停“江淮蔚來”合肥制造工廠的汽車生產活動5個工作日。受此消息影響,美股一度跌超8%。在此之前,福特、通用、本田、大眾等車企均因芯片問題被迫減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103/423968.htm

  對此,方面表示,5個工作日后工廠能夠恢復正常的生產節奏。消息人士透露,工廠內并未聽說要停產的消息,當天生產線還在生產中,并且27日、28日還要加班生產。“我們接到的通知是,下周會連同清明小長假進行生產線的設備改造。”消息人士表示。

  蔚來汽車稱,半導體的整體供應緊張,已經影響公司今年3月份的汽車產量,預計2021 年第一季度將交付約19500輛汽車,較之前發布的2萬輛至2.05萬輛的預期目標有所下降。

  此前,在2020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表示,公司目前已具備月產1萬輛電動車的能力,但由于全球和電池供應限制,目前僅限于7500輛。李斌當時表示,預計到7月份,這些阻力會消退,產能將實現提升。

  根據財報,2020年全年,蔚來汽車交付了4.3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12.6%。蔚來汽車總營收為162.58億元,同比增長107.8%。不過,蔚來汽車仍然很“燒錢”,尚未完全實現自我“造血”的能力。2020年,蔚來汽車凈虧損53.04億元,與2019年相比收窄53%。2016年-2020年,蔚來累計凈虧損約338億元。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芯片風險不應夸大。“近期日本芯片供應商工廠著火等異常突發風險是無法預估的,但總體風險壓力已經大幅降低。車市進入季節性回落期,傳統車的月度峰值在3月,走過之后缺貨壓力就好很多。”

  券商Wedbush分析師丹·埃維斯指出,全球不僅對蔚來,對其所有競爭對手都是一種短期威脅。不過,埃維斯仍然認為中國的電動車需求“令人瞠目結舌”,并預計蔚來和其他公司能夠出售他們生產的所有產品。

  投行巴克萊分析師布萊恩·約翰遜表示,盡管蔚來高管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該公司有足夠的芯片來滿足第二季度的生產目標,但約翰遜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芯片仍將供不應求。

  
由來已久,多家車企被迫減產

  事實上,受多方面影響,本田、通用、沃爾沃等主機廠都因芯片短缺面臨停產的問題。芯片“危機”在汽車行業呈現出蔓延的趨勢。

  雪上加霜的是,3月19日,芯片生產商日本瑞薩電子工廠發生火災,一部分車載芯片的生產線停止運行,這也導致全球汽車廠商面臨的芯片短缺狀況加劇。

  據了解,在車用微控制單元芯片市場,瑞薩電子的全球市占率約為30%。野村證券分析師山崎雅指出,就現階段來看,來自瑞薩的出貨停滯,預估可能將讓日系車廠2021年第二季度的全球產量因此減少2周份、相當于減少120萬臺(其中日本國內40萬臺)。業界擔憂,此次事故的影響可能擴散到歐美其他汽車公司。

  截至目前,已有不少汽車制造商因芯片問題被迫減產:

  

  •   福特汽車本周停止了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車工廠的生產,并削減了肯塔基一家卡車工廠的產量。  

  •   通用汽車表示,北美三家工廠的減產時間將分別延長到3月底和4月中。該公司預計,芯片短缺將使其2021年的獲利減少15億美元-20億美元。  

  •   本田汽車宣布,因全球芯片短缺等供應鏈問題持續,因此位于北美(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6座工廠的停工時間將延長、將在下周( 3月29日起的當周)持續進行停工。  

  •   雷諾集團表示,芯片供應瓶頸將在第二季度達到頂峰,并可能導致雷諾集團的工廠停產,預計公司今年的汽車產量或減少10萬輛。  

  •   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稱,芯片短缺使大眾汽車今年在全球市場減產高達10萬輛。 

  此外,菲亞特克萊斯勒、日產、戴姆勒、斯巴魯等多家車企都因為半導體芯片短缺紛紛宣布部分工廠被迫停產。

  由于汽車芯片短缺,行業數據提供商IHS Markit預計一季度全球減產近100萬輛汽車,較此前2月初的預期(減產67.2萬輛汽車)大幅上調。LMCAutomotive預測,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1年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量將同比下降10%,這意味著產量減少110萬輛,其中60萬-70萬輛是由芯片短缺導致,其余則是疫情封鎖措施造成的。

  據咨詢公司AlixPartners預計,受芯片短缺影響,全球汽車行業今年的收入將減少606億美元。如果影響到暢銷和高利潤車型的生產,那么損失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機構:造成汽車芯片短缺的原因有4個方面

  據了解,此次芯片短缺主要為MCU.MCU又稱微控制器,可以理解為各類分散設備的“小腦”,用以實現其動作或功能。

  粵開證券指出,造成此次芯片短缺的原因有四個方面:

  1)疫情及突發事件干擾。受疫情影響,今年初大部分芯片供應商降低產能或關停工廠。隨著中國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乘用車市場也得到顯著恢復,車企產能增加也帶動了芯片需求量的提升,與供應側出現“錯配”。另外,歐洲西部惡劣的天氣,也造成運輸不暢、原料供應發生了問題,影響了芯片廠商備貨。

  2)汽車廠商對需求反彈估計不足。車企對全年車市景氣度回升的估計不足,導致需提早半年至一年做產能規劃的晶圓芯片上游企業無法及時調整增加產能。

  3)消費電子等擠占產能。疫情蔓延,消費者足不出戶導致了全球消費電子領域芯片需求激增,各大芯片代工商為了全力生產消費電子領域所需的芯片,進一步下調了今年汽車芯片的產能。此消彼長之后,汽車芯片的產能出現大幅下滑。

  4)汽車芯片使用的8英寸晶圓供不應求。8英寸晶圓的應用涵蓋了汽車、消費電子、通信、計算、工業等各個領域。目前很多芯片代工商都已經停止了8英寸晶圓的生產銷售,轉為生產12英寸的晶圓。需求大,而產能小。

  粵開證券表示,根據IHS,微控制器單元(MCU)的半導體供應鏈從訂購到交付到主機廠通常有3-4個月的時間,而目前交貨時間增加了一倍左右,至少達到6個月。IHS預計,在第三季度,MCU的供應可以滿足主機廠當時的持續需求,但可能無法彌補2021年上半年損失的需求,預計第四季度MCU的供應將能夠滿足主機廠的持續需求,并能彌補此前的損失。

  國家統籌汽車芯片發展

  隨著國內外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面臨芯片問題,國家對此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3月24日,工信部組織召開汽車芯片供應問題研討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汽車芯片是關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器件,是汽車強國建設的關鍵基礎,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遠近結合、系統推進,提升全產業鏈水平,有力支撐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辛國斌同樣指出,近期汽車芯片供應短缺既是全球共性問題,要著眼當前供應問題,加強各方協同聯動,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現有產能資源潛力,優化車型排產計劃,努力保障產業平穩健康運行。同時要加緊長遠戰略布局,統籌傳統車用芯片以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需求,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

  目前來看,除了蔚來宣布停工5日外,面對常態化的芯片短缺問題,不少國產品牌做了更多準備工作。

  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在3月初表示,小鵬汽車芯片供應可以維持兩到三個月。長期的話,也在密切關注芯片的供應,以隨時了解芯片供應對其供應鏈的整體影響。但是在短期內,芯片短缺不會造成影響;比亞迪則稱,公司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芯片等零部件可充分自給,且有余量向其他相關企業供應。

  與此同時,車企也開始合縱連橫,通過與芯片制造商合作,提升芯片儲備:2月22日,上汽乘用車就宣布與智能汽車芯片企業地平線達成戰略合作,此前長城汽車也宣布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確認對地平線進行戰略投資,正式進軍芯片產業。

  正如崔東樹所言,對汽車芯片斷供問題不應該夸大。按照蔚來汽車的說法,生產節奏將會在停產后很快恢復。有業內人士表示,汽車芯片的短缺問題或將倒逼我國汽車供應鏈升級,尤其是芯片等關鍵零部件方面。在國家的支持引導之下,通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實現汽車芯片的國產化替代,不再受制于人,進一步實現汽車全產業鏈的完善和提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