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模塊音頻輸出噪音失效分析與研究
實際使用中反饋麥克風或音箱出現不同程度的沙沙聲,對語音模塊電路分析音頻輸出信號出現噪音導致。經過對語音模塊電路分析、系統軟件分析及模擬驗證分析,確認為語音模塊存在設計缺陷,時鐘頻率在高頻狀態下電壓margin 存在不足,導致音頻信號錯亂而出現喇叭“沙沙聲”。通過對語音模塊軟件設計降低時鐘頻率及檢測方法的完善,提升語音模塊整體使用的可靠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103/423044.htm引言
人機交互模式操控平臺各種各樣,其作用主要實現人與機器的交流,靠設備的輸入輸出和軟件的流程控制來完成人機交互功能。家用電器中空調實現人機交互的設備主要為遙控器、手操器、觸控屏等裝置,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加,需要操控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如播放流行歌曲、當前的天氣狀態、講個笑話、現在的日期等,同步需要的操作指令也在增多,傳統的操作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現代發展的需求,語音交互模式脫穎而出,它可以識別人的語言實現對空調各項功能的操作,并對操作的結果進行設備輸出反饋,高度集成、及結合人機交互功能特性的語音模塊成為空調產品的優選。由于其本身硬件、軟件的復雜性,其存在異常時將影響輸入、輸出信號的正常反饋,將影響用戶對空調的使用體驗,因此語音交互平臺可靠性的問題急需研究解決。
1 語音模塊音頻輸出噪音不良原因及失效機理分析
在空調生產過程中,引入使用A廠家語音模塊在實際生產及用戶使用過程中出現多次投訴事故,反饋空調語音播報失效出現語音聲控異常現象,失效語音模塊通電測試故障復現,人機交互是揚聲器播報有沙沙聲現象,如圖1語音模塊PCBA。
圖1 語音模塊PCBA
語音模塊沙沙聲主要是音頻信號輸出異常導致,分析可能的原因有音頻輸出電路器件失效、焊接等失效異常或者軟件異常導致輸出音頻信號有沙沙聲。
1.1 語音模塊外觀、焊接檢查
對故障語音模塊使用放大鏡觀察元器件無受損及焊接異常、X-RAY掃描未發現焊接異常,核實外觀檢查均未發現裝配問題,如圖2。
圖2 外觀檢查(左),X-RAY掃描(中、右)
1.2 上電測試電性能參數
對失效語音模塊上電測試,語音交互測試時故障現象沙沙聲復現,語音模塊關鍵性能參數電壓值、電流值均在正常范圍內,如圖3。
1)電流參數:顯示整機運行時電流實際測試值為264 mA,符合要求范圍170~270 mA;
2)電源電壓參數:5 V 電源電壓實際測試值為5.22 V,符合要求范圍4.6~5.5 V;
3)MIC 電壓參數:MIC 電壓實際測試值為3.32 V,符合要求范圍1.7~3.6 V。
圖3 語音模塊通電測試
1.3 關鍵端口參數測試
測試故障品揚聲器、通訊、麥克風端口的PN值與正常品對比,測試結果一致,未發現異常,如表1。
表1 各端口參數測試PN值
端口 | OK品PN結/V | NG品PN結/V | ||||||
揚聲器 | 0.586 | 0.585 | - | - | 0.586 | 0.586 | - | - |
通訊 | 地 | 0.749 | 0.753 | 0.455 | 地 | 0.758 | 0.751 | 0.453 |
麥克風 | 1.481 | 地 | 地 | 1.480 | 1.479 | 地 | 地 | 1.479 |
1.4 抗干擾試驗
針對外部電磁信號干擾試驗驗證,通過不加磁環及在強電場附近驗證,均未發現異常(如圖4)。
1)語音模塊裝整機不加磁環均可以正常工作,測試30 min未出現播報異常。
2)整機裝配使用語音模塊,在主板附件放置通電線、整機不加磁環驗證語音功能正常,測試30 min未出現破音故障。
圖4 語音模塊裝整機通電驗證(左放置強電線,右整機不加磁環)
1.5 波形測試
1)揚聲器波形測試
異常品揚聲器波形輸出異常,幅值偏大,峰-峰值為8.2 V的雜波,正常波形為幅值在3.16~3.3 V之間有序的正弦波,如圖5(左圖為異常品波形,右圖為正常品波形):
圖5 揚聲器波形輸出測試
2)芯片DAC波形測試
測量正常工作狀態下,芯片DAC 輸出波形正常,如圖6。
圖6 正常品芯片DAC 輸出波形
喇叭出現“沙沙聲”時,芯片DAC 輸出波形已經出現異常,可以看到明顯的噪音,與異常品揚聲器波形輸出一致,如圖7。
圖7 異常品芯片DAC 輸出波形
3)芯片DAC集成在MCU主控中,分析語音模塊揚聲器播報有沙沙聲失效因素與MCU主控芯片有關,如圖8。
圖8 語音模塊架構
1.6 語音模塊Logic電壓測試
測試語音模塊MCU主控芯片的Logic電壓進行測試,發現PCBA中對應的VDD_LOG電壓與正常品對比存在異常,出現沙沙聲異常的普遍偏低。
圖9 VDD_LOG所處電路圖
測試VDD_LOG電壓,售后故障件電壓在0.946 V,合格電壓在1.105 V,通過電壓測試對比發現合格的VDD_LOG電壓在1.1 V左右,故障品VDD_LOG電壓都在1.0 V以下。
2 語音模塊噪音失效模擬實驗驗證復現
2.1 將故障品PCBA配置Logic電壓,降頻試驗:
1)VDD_LOG@0.95V:Clk_I2S_FRAC_IN=1.2G,有喇叭雜音;
2)VDD_LOG@0.95V:Clk_I2S_FRAC_IN=600M,拷機24 h,正常無雜音;
3)VDD_LOG@0.95V:Clk_I2S_FRAC_IN=1.2G,拷機24 h,正常無雜音。
雜音原因分析:Clk_I2S_FRAC_IN=1.2G時,VDD_LOG@0.95 V用0.95 V電壓不足,通過I2S降頻或VDD_LOG提升電壓可以解決雜音問題。
2.2 將芯片從PCBA拆下重新植球后在SLT&SVB測試,測試結果如表2。
表2 模擬驗證結果
名稱 | MCU主控 | ||
LOD_ID | 默認配置 | ||
SLT測試 | PASS | ||
SVB工程機測試 | 默認配置 (VDD_LOG@1.05 V) | 將VDD_LOG降低到0.95 V | 將Clk_I2S_FRAC_IN由1.2 GHz降低到600 MHz,同時降低電壓到0.95 V |
結果 | 未見異常 | 出現雜音 | 未見異常 |
1)SLT與SVB工程機默認配置未見異常,表明芯片是OK品;
2)將VDD_LOG降低到0.95 V可以復現雜音現象;
3)將由1.2 GHz降低到600 MHz后,雜音現象消失。
綜上所述:芯片存在“正態分布”,IC 內部有“自適應”電壓機制,屬于AP 型主控行業內做法。對于分布在一般性能的IC,VDD_LOG 電壓適配在1.05 V;對于分布在高性能(小比例)的IC,VDD_LOG 電壓適配在0.95 V。VDD_LOG 在0.95 V 時也存在“正態分布”,故障樣品0.95 V 的“正態分布”稍差一點。在I2S_in時鐘頻率1.2 GHz 狀態下,電壓margin 不足導致音頻信號錯亂而出現喇叭“沙沙聲”。
1 語音模塊音頻輸出可靠性提升方案
對語音模塊失效因素及失效機理分析要因,主要為時鐘頻率過高、軟件匹配性不足、Logic電壓過程監控不足方面進行可靠性改善。具體可靠性提升方案如下:
● 當限制VDD-LOG的最低電壓為1.05 V,將CLK-I2S-FRAC-IN的時鐘源由1.2 GHz切換到600 MHz,關閉由VDD電壓margin不足導致的喇叭沙沙聲;
● 軟件改善,通過軟件優化增加系統對VDD-log電壓匹配的冗余率;
● 增加執行VDD‐LOG“電壓測試”,確認SLT 芯片端的執行情況。
2 整改效果評估及應用效果驗證
● 將I2S‐in 音頻時鐘頻率由1.2 GHz 降低為600 MHz 時故障現象消失,上電播音老化72 h,未見異常;
● 默認1.2 GHz 配置時,將VDD‐LOG 抬壓后,VDD‐LOG電壓不低于1.05 V,故障現象消失,上電播音老化72 h未見異常;
● 限制VDD-LOG的最低電壓為1.05 V,同步CLK-I2S-FRAC-IN的時鐘源由1.2 GHz切換到600 MHz。關閉由時鐘源頻率過高的情況下VDD電壓margin不足導致的喇叭沙沙聲,上電播音老化720 h未見異常。
● 對4.3調整驗證的結果,增加執行VDD‐LOG“電壓測試”,目前再未反饋VDD‐LOG電壓低、使用語音模塊播報出現噪音異常。
4 語音模塊音頻輸出改善意義
本文結合失效現象,對語音模塊音頻輸出噪音的失效原因及失效機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語音模塊在設計初期試驗設計評估不足,在后續使用時出現運行故障,即播報出現沙沙聲異常現象,經過對語音模塊重新試驗評估并進行調整驗證,從語音模塊試驗設計初期進行試驗評估完善,提高產品研發初期各項數據參數評估的可靠性。該整改思路通用性強,相關整改方案已經得到實際跟蹤驗證,可廣泛運用于語音模塊產品設計試驗驗證過程中,整改思路及可靠性提升方案行業均可借鑒。
參考文獻:
[1] 楊保亮,陳玉芳.基于語音識別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的設計[J].電子世界,2018 (07):205-206.
[2] 李召卿,曹楊.語音識別專利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7 (S1):55-59.
[3] 程風,翟超,呂志,等.基于語音識別技術的智能家居主控設計[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8 (05):29-31.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2021年2月期)
評論